ABC-DAD | 2021-10-26 11:25 |
Quote:annie40 發表於 21-10-26 10:14 弱弱一問: 馬太效應 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有此一說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社會心理學上也經常借用這一名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馬太效應」是個既有消極作用又有積極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愈成功的人,愈會得到更多的機會,使他變得更成功;成績愈好的學生,愈會得到老師的關注,老師的關注就會使他在課業成績上更好。 回到經文的解釋,在不同的歷史時段、社會環境、生活需要信仰基礎上,就有不盡相同的理解領受。 核心嘅基礎,我體會嘅係『信 望 愛』 有這樣的基礎,解牛,解馬,解豬都可以考慮。 |
ABC-DAD | 2021-10-26 11:46 |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donutgood: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
ABC-DAD | 2021-10-26 11:55 |
另一個版本的普通的人 耶和華 如 此 說 : 智 慧 人 不 要 因 他 的 智 慧 誇 口 , 勇 士 不 要 因 他 的 勇 力 誇 口 , 財 主 不 要 因 他 的 財 物 誇 口 。 |
ABC-DAD | 2021-10-26 12:34 |
Quote:annie40 發表於 21-10-25 19:41 剛剛看見Deep Mind某個職位的interview程序是: 1)interview with recruiter 中國互聯網和科技公司,似乎都有個名叫People and Culture team的部門,是搞文娛康樂凝聚強心健體的嗎?可能會係考察一下有無合適的『費洛蒙』,要不就進不了「蜂巢」。考個別的[本能] |
stillgood20 | 2021-10-26 17:37 |
annie40 | 2021-10-26 19:14 |
annie40 | 2021-10-26 19:15 |
Quote:ABC-DAD 發表於 21-10-26 11:25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 ... 技巧可以變,核心基礎長存。 |
ABC-DAD | 2021-10-28 09:06 |
答謝幾位到訪照顧,分享一點©談不上低俗的趣味 看看創意也能打發時間。 |
ABC-DAD | 2021-10-28 09:14 |
Quote: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26 17:37 這是人生解碼的Analog版. 現代,可能也許不同.目標也許是知天命,追求幸福…. 我開始看得懂哥寫的內容和文章結構。 你有興趣追求那些生活樂趣? 會用iPhone拍點生活點滴嗎? 剪片真係越剪越用神,還要配BGM :yummy : |
annie40 | 2021-10-28 14:23 |
[i=s]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28 14:25 編輯 [/i]
Quote: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26 17:37 這是人生解碼的Analog版. 現代,可能也許不同.目標也許是知天命,追求幸福…. 謝謝你的分享。 除了行山跑步裁種以外,我的主要好奇心,是look look 阿女攪緊乜東東。距離產生‘朦朧之美’,誘發一顆「上進向學求真」的無敵八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