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 DSE

帖子列表  登錄   
poonseelai | 2023-05-04 22:32
Quote:ABC-DAD 發表於 23-5-4 22:03 咁何能係入行嘅新人流向有先後排列,我地㨂人,人又會㨂公司㨂前途,入行前對不同公司文化都有一定群組去評 ...

我地二線頭公司當然等龍頭出咗 offer 才開始見人,以往仲請到ok嘅,今年就........

ANChan59 | 2023-05-04 23:45
Quote:ABC-DAD 發表於 23-5-4 21:38 追求知識進步,追求卓越嘅年輕人,好應該自覺自己知識唔夠紮實,讀咩學校學制嘅都大同少異啦。
我好奇怪, ...

[i=s]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5-5 00:37 編輯 [/i] 剛剛火車有網絡,回覆你的問題! 我哋唔想今晚去Brighton 睇波,因為他忙於performance appraisal, 留返星期日。星期二果場倫敦打吡係好好氣氛,個球場好正,阿仔請VIP tickets,我好好享受,半場有酒有咖啡,散場有live band 表演,好唔同嘅氣氛。你去我FB睇video。 探仔的時候見到他枱面有20+本書,除了幾本老闆建議嘅desk book,加有關於科技,哲學及管理嘅書。好似畢業咗6年,持續進修,自我增值係有需要的,因為時代變得越來越快。 我唔評論香港新鮮人,跟阿仔傾他下面新鮮人,反而又有不同的看法。英國跟香港新鮮人都係肯學嘅,而且醒目,可能原因係他們都出身名牌大學,畢業個個first class ,個別重係名牌大學碩士,肯定係高分嘅人。 但係其他team 就未必咁標青,因為現在叻果d,唔會做account or audit ,唔好意思,我係好直接。入到去都可能低分低能,公司只係搵廉價勞工,如果Al做到,立即炒晒佢,節省成本。 新鮮人好睇跟什麼老細,肯教定唔肯教,結果可以差天共地。他下面英國新鮮人較喜歡問點解要咁樣做,不是問如何做(model answer) ,這個是最大兩地差異。前者明咗通咗,有新project就較容易執生,後者轉左彎就企左係度。他在香港嘗試去扭轉個別下屬嘅minded set,係有改變但事倍功半,一到杀攤就會slow motion ,等model answer 或者老細嘅指令。 問題在香港及英國都會有不少人坐到夠鐘升上去做管理階層,他們的底子唔夠好,不是所有野都打通任督二脈咗,所以係20年經驗,不過係10年實際有用經驗x 2的年資。他們帶叻嘅新人,好快俾人睇穿,帶冇咁精靈嘅還可以。這些低分低能新鮮人過得2年升唔到級,自己都醒目起身走人,捱唔到幾年。 香港高分低能係幾普遍,不過應該給予一年多時間去學習、適應,不應該立即判咗死刑。阿仔前日提咗一點,對新人要有系統地培訓,然後才是on the job training 去浸,不能用on the job training 代替系統性培訓。做得培訓好,係有得救嘅,如果低分低能就神仙難救。 資深低能如果靜靜雞混日子,可能生存到,對公司的禍害不大,只係並非value for money。如果高調嘅,或者爬上高位有權有勢就大鑊,例如英囯及香港前領導人,幾大鑊就唔駛解釋。 阿仔有個觀察及他自己的做事方法,在兩地都係另類,但係同事慢慢明白及接受。就係很多人升到經理級之後就唔再落手落腳去做,只係指指點點。他覺得他們慢慢離地,而且不再了解做細嘅難處,經常掛在口邊以前做細時,點樣點樣,冇與時並進。所以他走之後,舊公司叻嘅人雞飛狗走,走唔甩嘅就好辛苦。 當你在有需要時肯落手落腳去做,下面及隔離左右知道你technically strong,會容易在新環境定位,而且唔敢踩過嚟,如果又幫到手,會多朋友少敵人。 香港跟英國一樣,中層管理階層的水準參差,又離地,係好容易斷層。 他算幸運兩地幾個老細都好肯教,好open minded,又肯放手,係要感恩(emoji)!

ANChan59 | 2023-05-04 23:47
Quote:barque 發表於 23-5-4 22:03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5-4 22:12 編輯 女兒讀IBDP時會自己做notes, 我曾經聴她講過她會把notes的資 ...

這種科技值得推薦,好過去補習及操練。

ANChan59 | 2023-05-04 23:55
Quote:poonseelai 發表於 23-5-4 22:32 我地二線頭公司當然等龍頭出咗 offer 才開始見人,以往仲請到ok嘅,今年就........
...

請國援吧,大灣區大把人,質素另計。 香港你這行人工係太偏低啦,個項目價錢打崩頭。 英國及歐洲上市公司肯俾錢,所以項目質素係高d,而且不用要長工時換取收入。

barque | 2023-05-05 00:02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3-5-4 23:47 這種科技值得推薦,好過去補習及操練。

AI Index 2023 雖然有三百幾頁,睇吓頭幾頁嘅總括都幾好 https://aiindex.stanford.edu/wp-content/uploads/2023/04/HAI_AI-Index-Report_2023.pdf

ANChan59 | 2023-05-05 00:43
Quote:barque 發表於 23-5-5 00:02 AI Index 2023 雖然有三百幾頁,睇吓頭幾頁嘅總括都幾好

Thanks for the link.

Starrynite | 2023-05-05 01:01
Quote:barque 發表於 23-5-4 22:03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5-4 22:12 編輯

女兒讀IBDP時會自己做notes, 我曾經聴她講過她會把notes的資 ...
你這個 software 很好啊。我女兒也是自己做 notes, 她說讀 IBDP 自己做 notes 很重要。我看見她溫書是看自己的 notes, 然後自己假設問題,自己找答案,也有和朋友一起互相討論。她認為最好的溫習方式就是做小老師教別人一篇,所以她和她的朋友輪流做小老師,你教我,我教你的。
趁今晚有空也想分享一下。我女兒有修讀 politics HL, 其中要做一份 EA, 是自己做 research 揀 topic, 自己 cold call 約見 NGO 做訪問,再做歸納,分析和 presentation 。我看見她發給 NGO 的電郵有紋有路。Handle 整個 project 也十分成熟,很 independent, 和 NGO 的跟進也很好。我覺得這是 IB 的功勞,訓練到孩子很獨立,做事有主動性,分析能力也強。

女兒這麽多年也沒有補習,她有的是一股傻勁。不懂的,她會自己上網找答案。在 MYP 升 DP 時她在數學遇上樽頸位,就自己不停 drill, 問老師攞多啲練習做,連隔離班的練習都做埋,令她老師誤以為她極度喜愛數學。就憑這股傻勁,她的數學成績還算見得下人。不過,我眼見她有些同學升上 DP 後在數學科苦苦掙扎,才有感而發。


retriever | 2023-05-05 10:43
[i=s]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3-5-5 13:57 編輯 [/i]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3-5-4 20:15
你提醒左我,咁就算行1B,不同背景1B學校學生可能都有微妙分別,ESF跟英制,可能跟其他國際學校不同,係紥 ...

你講果兩間, 頭果3-4年唔係IB 喎...


另外, 確實網友們亦唔少提到, 有親友子弟在傳統讀得一般般, 但轉左去IB 讀到曉飛, 特別說起感覺數理較淺...

講到呢度, 一定唔少IB 友想群起攻之... 所以, 快快趣講埋下半段, 戴返護甲....:wahaha:


呢D 子弟/父母, 不約而同, 提到以下兩方面既改變:

再搵到學習/讀書的樂趣;
眼光廣闊左, 找到志向, E.G. 理科轉社科...

retriever | 2023-05-05 10:55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3-5-4 23:45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5-5 00:37 編輯

剛剛火車有網絡,回覆你的問題!


睇陳SIR 咁多分享, 最欣喜唔係什麼資料/分析, 而係你跟你仔既互動和志趣相投...


相反, 同事間聊起子女, 發現這年代不少年輕人做"啃老族", 30幾歲仍問父母借錢去旅行...


不其言想起先父既金句: "希望仔女學門手藝, 能獨立養活自己..."


看陳SIR 你已上岸, 戥你高興... 不過這年代父母能有這造化, 似乎還不多...

retriever | 2023-05-05 11:10
Quote:planetearth 發表於 23-5-4 12:07
澄清一下, 數理科的”原理”不是簡單 (我無講過簡單), 現代科學是集結了人類幾百年的智慧, 但基礎理論不會 ...

我說數理科的”原理”簡單是它們的表述, 不是它們背後的智慧累積... 正如, 牛頓果3條定律... 但在不同SCENARIO 如何應用, 是複雜的...




關於"融會貫通", 我們那代利用大量習題和WORKED EXAMPLE 去DRILL, 想請教的是: 坊間上IB 是否有大量這類學習資料? 還是你想說, IB 不一樣, 所以不用DRILL?


因為在我的傳統認知, 你說的 "多思考", 沒有這些輔助資料, 只學原理, 很難憑空想像不同的SCENARIO 吧...

17/25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