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 DSE

帖子列表  登錄   
Radiomama | 2023-05-06 08:22
Quote:Starrynite 發表於 23-5-5 15:15 謝謝你的分享!原來 RCHK 由 MYP 開始數學是根據學生的程度而分班,怪不得。我女兒的學校沒有根據程度分班 ...

其實我仔學校到MYP及DP時,願意留在chin A 的學生是每年遞減。 十年八年前,修中文A的可能有40%,七年前是37%,後來是25%;到我仔DP 那cohort, 是25人。(學校不提百分比了) 大家看穿了bilingual diploma無市場,何必辛苦經營;就算讀咗都係徒然,我相信我仔肯讀係因為他懶,費事再搞另一種語言。 在Y8時曾記錄: 「開學第三星期,星期四晩回校出席Back to School Night, 今次重點聽中文分班和數學評核,其他screen time control, sports program & overseas trip皆錯過了。 中文分班問題吸引了好幾十位家長擠在一個小課室內,中文科主任劈頭講出重點:小學時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中文基礎打好一點,個個渴望子女進入pathway 3 (成績最好的兩班),到中學之後個個都想轉到Chinese B, 越近IBDP渴求越大。 中文老師説,這不是學生家長的選擇,是屬於老師專業判斷的範圍,IB就是要準備學生面對挑戰而不是捨難取易;因此學校不會讓有能力的學生考Chinese B。這一節討論好激烈,學校也很重視,所以全程派出中學校長來壓場,也由她表明RC的原則和立場,不會如其他學校般放水給香港人學生去考Chinese B。 如此這般,阿仔是沒有機會讀Chinese B的了,一就是疊埋心水考超級bilingual diploma、一就是到Y12 & 13時改報Spanish ab initio, 這真不知是好是壞,看來要多問問過來人意見了。 當然學校也盡力派定心丸,去年37.3%考Chinese A, 全部合格,中文成績是5-7分;但我也相信同學們是付出了最大努力才能獲得佳績,得來不易。」

Radiomama | 2023-05-06 08:28
升上Y10, 我曾記錄: 「最近學校舉辦了一個有關中文科政策和發展的茶聚(coffee break), 出席的家長當然是極為重視這問題的父母。討論有多個重點,最吸睛的是:中學MYP階段已讀Chinese A的學生在DP時不能選Chinese B; 而Chinese B的學生則可以自由選擇HL 或SL, 學校不會再強迫Chinese B的學生選HL而最後令學生修讀4科HL這麼無奈。 政策如此,相信也是IBO的規範;學校答允對Chinese A的學生會有更多支援,作為家長真的拭目以待。那麼,過去又如何? 由小學以來,中文科老師均是自成一格;他們都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沒有抄寫的功課,上課時會運用不同媒體,因此看卡通/影片是常事。遇上嚴厲一點的老師,會有詞語默寫和作句,至於閲讀報告則每年五至六份,但在量與質均沒有要求。 升中之後,Chinese A的教學範文以五四後的作品為主,魯迅、朱自清、聞一多、冰心、豐子愷、老舍均有涵蓋,近代的則有鄭愁予、余光中和龍應台;至於一些當代中國大陸作家的作品,由於寫得比較一般,連我都沒有把名字記下來。另外古詩古文也讀過兩三篇,桃花源記算是最上心的了。範文選裁得當,教學也用心,但學生卻少有上心;觀乎阿仔,似乎與普通話教學有關。中文包含文化,要用普通話來理解文化底蘊是難上加難。可是越來越高班的他,卻越來越不希望我去協助他,甚或與他一起備課;所以成績往往都是勉勉強強。 有時候見他做作文功課,均是中英夾雜,再以google translate 代勞英轉中的部分,寫出來的句子就變得狗屁不通。有見及此,家中有一本幾年前買下的閲讀理解補充練習,由Y6做到Y10均未做完;除了練習部份,於是我利用這本補充做文章抄寫,抄寫一下别人的文章,對J掌握中文語感或會有幫助。 十年班下學期,老師每人派一本《駱駝祥子》,著大家在聖誕假期讀畢;阿仔的方法是上網下載英譯本,先英後中,中文部份純粹是查考名字、地方之用,對於整個故事,他是靠英譯本故事去理解。我沒時間跟他細讀,唯有由得他。有些家長甚至買一本中英對照版本來讀,省卻麻煩。當然老師上課會節錄一個篇章作教學,他們最後能掌握多少,天曉得。 IB課程的中文教學一點不沈悶、不艱深,若遇上香港的本地學生,其實應該會好喜歡中文。」

retriever | 2023-05-06 09:05
[i=s]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3-5-6 10:53 編輯 [/i] Quote:Starrynite 發表於 23-5-5 11:37
唔好意思,想借個位講幾句。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不是很大程度取決於家庭教育嗎?如果父母從小就要求孩 ...

謝謝你的回應。除了學制,也有興趣參與家教的討論。
在我成長年代以後,社會普遍富裕起來,育兒方式也漸漸受「自由主義」影響。可能當年我也是支持者之一,只因生育較晚,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見到朋輩育兒的「成果」。

種種問題,歸因大概是兩方面:其一是父母怕子女吃虧;其二是「想在前面」為孩子怕辛苦。


透過名人分享,媒體渲染,現已發展到「成功靠父幹」、「為孩子完夢」這些概念。不出現「啃老族」才怪呢!

Radiomama | 2023-05-06 09:06
MYP 時的中文A班,其實學的是中國語文運用加中國文學賞析,再加入全球問題的反思。我個人絕對欣賞,也深深佩服學校中文老師的筆記、文章的剪裁。 考評也絕對是大路題目,要求學生運用語文分析文本及世界。 阿仔勉力讀中文A, 他的竅門是中文跟英文的答題框架是一樣的:文章技巧比較和分析、舉例說明、主題演繹。 一直讀來,他的閱讀理解能力不錯,唯獨手寫中文最弱。我曾「兇」他要多寫、寫靚啲啲字,不過他說「潦草」啲,唔識寫嘅字就可蒙混過關。(旁門左道,勿學) IBDP 中文的IO佔一定百分比,寫好這篇文章分析、再練習好演講部份,是再可以賺到一定分數。

retriever | 2023-05-06 09:22
[i=s]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3-5-6 10:58 編輯 [/i]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3-5-5 17:02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5-5 21:22 編輯

唉!

有興趣/開心學習,是「事半功倍」是Bonus, 但概念發展到,像「開心」「興趣」是學習的先決條件,這個我真不能同意。

這年代年輕人,更需要是「責任感」、「承擔」。現實中,有太多任務是必須完成,不為興趣的。

在育兒上,職場上,聽過太多「不喜歡就不幹」的例子。

Radiomama | 2023-05-06 10:12
Quote:retriever 發表於 23-5-6 09:22 有興趣/開心學習,是「事半功倍」是Bonus, 但概念發展到,像「開心」「興趣」是學習的先決條件,這個我真 ...

我的觀察是- 不是「有興趣」才去做,而是因為「有興趣」所以做得好。 我都會同個仔講,「讀書」是學生的責任/duty, 所以佢要好好完成。要俾我睇到佢盡力做,結果如何,我不會「問責」,因為我係佢阿媽,我哋嘅關係是愛。 因此佢唔喜歡嘅科目,有語文、音樂、藝術,但中學小學階段都要去做,盡咗力就可以啦。 但數學、物理是他好喜歡的,由細到大當遊戲玩,興趣推動進深學習、挑戰難度,也許當中也有一份驕傲和不服輸,所以越戰越勇。最近在大學考final exam, 其中一科取97分,我問佢average係幾多,佢話70左右;同宿舍有同學拿88分走嚟問佢,一下被打沉。 在大學見太多人因為父母要求而讀神科(我仔學校是電腦),但因學生沒有興趣,真係越讀越差。

planetearth | 2023-05-06 11:36
[i=s]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23-5-6 11:37 編輯 [/i] Quote:barque 發表於 23-5-4 22:03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5-4 22:12 編輯

女兒讀IBDP時會自己做notes, 我曾經聴她講過她會把notes的資 ...

[size=11.5pt]我明你女兒做的[size=11.5pt]notes.
[size=11.5pt]我仔好早初中就問我要部高效[size=11.5pt]ipad, [size=11.5pt]佢話要做[size=11.5pt]notes. [size=11.5pt]我又好[size=11.5pt]open minded[size=11.5pt]比佢買多件電玩[size=11.5pt] ([size=11.5pt]己有幾件[size=11.5pt]). [size=11.5pt]他好早就用[size=11.5pt]Ipad[size=11.5pt]整理所有學習的[size=11.5pt]notes, [size=11.5pt]包括自學[size=11.5pt]programming[size=11.5pt]的[size=11.5pt]notes. [size=11.5pt]我見過佢整理[size=11.5pt]D notes [size=11.5pt]幾[size=11.5pt]prof. take notes [size=11.5pt]又好快[size=11.5pt], [size=11.5pt]反屋企整理下[size=11.5pt]D notes [size=11.5pt]就好像已經溫多次書[size=11.5pt]. [size=11.5pt]我覺得他的學習方法算高效[size=11.5pt],
[size=11.5pt]佢成日好大方成份學校的學習[size=11.5pt]notes[size=11.5pt]飛比同學[size=11.5pt], [size=11.5pt]不過[size=11.5pt]notes[size=11.5pt]要自己做先有用[size=11.5pt]. [size=11.5pt]這些[size=11.5pt] study notes [size=11.5pt]全部放在[size=11.5pt]cloud. [size=11.5pt]要用時好輕易搵返[size=11.5pt]. [size=11.5pt]就算佢自學好多比較深的未較的知識[size=11.5pt]([size=11.5pt]因為好奇自己延伸去學[size=11.5pt]. [size=11.5pt]他都會記錄好落自己[size=11.5pt]D study notes

planetearth | 2023-05-06 11:47
Quote:retriever 發表於 23-5-5 11:10
我說數理科的”原理”簡單是它們的表述, 不是它們背後的智慧累積... 正如, 牛頓果3條定律... 但在不同SCEN ...
[size=11.5pt]傳統[size=11.5pt]drill[size=11.5pt]的方式是做題目[size=11.5pt] ([size=11.5pt]好像我地以前讀書時[size=11.5pt]),[size=11.5pt]我就覺得自已有[size=11.5pt]problem solving skills, [size=11.5pt]但唔夠創意[size=11.5pt]. [size=11.5pt]以前有教科書[size=11.5pt], [size=11.5pt]知道邊[size=11.5pt]D[size=11.5pt]野要學[size=11.5pt],加上多[size=11.5pt]做多些練習[size=11.5pt]drill [size=11.5pt]下[size=11.5pt]. [size=11.5pt]大學都有教科書[size=11.5pt], [size=11.5pt]會自已睇[size=11.5pt], [size=11.5pt]因為上堂唔系全部明[size=11.5pt], [size=11.5pt]要本書來溫返[size=11.5pt]. [size=11.5pt]有時[size=11.5pt]notes[size=11.5pt]寫得唔夠快[size=11.5pt]. [size=11.5pt]以前無電腦[size=11.5pt]…
[size=11.5pt]IB drill[size=11.5pt]的理念[size=11.5pt]透過做[size=11.5pt]project, [size=11.5pt]自己探索[size=11.5pt],[size=11.5pt]主動找知識[size=11.5pt], [size=11.5pt]做[size=11.5pt]research, [size=11.5pt]主動學習[size=11.5pt], [size=11.5pt]有好奇心[size=11.5pt], [size=11.5pt]鼓勵創意[size=11.5pt]…[size=11.5pt]從探索過程中[size=11.5pt]solidify knowledge. [size=11.5pt]我見我仔的功課[size=11.5pt],[size=11.5pt]對我來說是一流的專業報告[size=11.5pt]. [size=11.5pt]理想是[size=11.5pt]suppose[size=11.5pt]個個學生都好主動探索[size=11.5pt]. [size=11.5pt]好睇個人自己思考得幾深入[size=11.5pt]. [size=11.5pt]齊[size=11.5pt]search knowledge[size=11.5pt]如果唔深入思考其實會有[size=11.5pt] illusionof competence. [size=11.5pt]我仔話[size=11.5pt], [size=11.5pt]有些同學做[size=11.5pt]project, [size=11.5pt]好多野唔明都可以寫得一手好[size=11.5pt]report. [size=11.5pt]但知識如果比較紮實個效果就更理想[size=11.5pt]. (每種學制的優點都有用得唔好的情況). 之前提講, 無大考的壓力, 但做project也不是輕鬆的功課.
[size=11.5pt]我覺得兩者可以拿個平衡[size=11.5pt]..
[size=11.5pt]IBDP[size=11.5pt]有公開試[size=11.5pt], [size=11.5pt]有[size=11.5pt]past papers. [size=11.5pt]我估同傳統考試差唔多[size=11.5pt].
[size=11.5pt]sorry我未必表達得好好.
[size=11.5pt]
[size=11.5pt]因為我仔有額外[size=11.5pt]enrichment, [size=11.5pt]報讀網上頗為完整的數學課程[size=11.5pt], (因為無教科書,我唔系好清楚學校教了什麼) [size=11.5pt]他數學基礎唔錯[size=11.5pt]. [size=11.5pt]大個[size=11.5pt]D[size=11.5pt]讀科大個課程需有挑戰[size=11.5pt], [size=11.5pt]但無[size=11.5pt]struggle,[size=11.5pt]肯自己[size=11.5pt]drill[size=11.5pt]深野[size=11.5pt].
[size=11.5pt]因為佢基礎好[size=11.5pt], [size=11.5pt]佢做過比較[size=11.5pt]technical [size=11.5pt]的[size=11.5pt]project[size=11.5pt]出面有拿過獎[size=11.5pt], [size=11.5pt]而家做緊另一個[size=11.5pt]research [size=11.5pt]都幾深[size=11.5pt], [size=11.5pt]學校好[size=11.5pt]support, [size=11.5pt]好多老師好認真同佢傾[size=11.5pt]. [size=11.5pt]我就覺得如果佢知識[size=10.5pt]膚淺就做唔到個比較深的research. 又如果無學校的training, 又唔識做research…所以好多野相輔相成…


planetearth | 2023-05-06 11:53
Quote:Radiomama 發表於 23-5-6 09:06
MYP 時的中文A班,其實學的是中國語文運用加中國文學賞析,再加入全球問題的反思。我個人絕對欣賞,也深深 ...
你仔仔雙語A, 且是理工男, 真系好難得. 理工男語文都是弱點, 還要雙語.:good:
Starrynite | 2023-05-06 13:11
Quote:Radiomama 發表於 23-5-6 09:06
MYP 時的中文A班,其實學的是中國語文運用加中國文學賞析,再加入全球問題的反思。我個人絕對欣賞,也深深 ...
謝謝你的分享。你仔仔雙語A,還可以考到如此佳績,真係好叻!更難得的是,就算是不喜歡的科目,他仍然盡力而為。
20/25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