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ls12 | 2011-10-27 01:24 |
| Quote:原帖由 HY412 於 11-10-21 09:43 發表 係舊制度下, 唔明白呈分試會無左體育科? 而係新制度下, 應該除掉音樂科, 因為隨時會因此科而跌banding …… 慘死~~ 你現在似乎明白了。音樂科100 & 95 意味著天堂與地獄。 |
| kls12 | 2011-10-27 01:31 |
| 舊分 Effective Weight(實際比重) = Weight/Standard Deviation [table=393][td=1,1,105] | [td=1,1,48]中文 | [td=1,1,48]英文 | [td=1,1,48]數學 | [td=1,1,48]常識 | [td=1,1,48]視藝 | [td=1,1,48]音樂 | |
| [td=1,1,48]中文 | [td=1,1,48]英文 | [td=1,1,48]數學 | [td=1,1,48]常識 | [td=1,1,48]視藝 | [td=1,1,48]音樂 | ||
| kls12 | 2011-10-28 11:14 |
| 學校在排列學生成績高低時,一般是根據學生在各科所得積分的總和為準。惟此方法往往會引致個別科目因其積分分佈較闊而左右總成績。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下,各參與學校呈繳學生在小五下學期及小六上、下學期的校內評分須經調整,即把個別積分根據各校各科的平均值及標準差,加以「標準化」〔有關的公式為:校內評分減平均分數,餘數再除以標準差〕,目的在統一各科的平均值及標準差。經此方法處理,並將各科標準化後的分數與其實際比重相乘後,再將這些分數相加,其總和便是該生經標準化後的校內成績。 |
| HY412 | 2011-10-28 12:06 |
| kls12 | 2011-11-02 12:10 |
| 其實,不知怎樣計算並不是問題所在。只要知道這些科目的實際比重並不一定是999632,並不一定是著重中英數便可。 若這個標準分是較公平: 1) 為什麼教育局不作解釋,找了整過網頁都只是有「標準化」這字眼,但沒有任何註釋。若不是有網友提點,根本沒有可能知道「標準化」是指standard score. 2)為什麼教育局容許有些學校只提每科的比重,而沒有說明是用標準分,是極之誤導家長。 3) 同樣是校內成績排名,為什麼教育局容許小學在小一至小四,都可用一個沒有這麼公平的平均分,而不是用標準分呢? |
| HY412 | 2011-11-02 14:18 |
| twcho | 2011-11-02 14:56 |
| 這說明了標準化的計分方法的不合理性。 音樂和視藝的評分主觀成分遠較中英數常高,而經標準化後其影響更為倍大,實在有違999632這比重的原意。不知是否可要求教育局修改計算方法為更為人們所接受的原始分數再乘各科比重的直觀方法呢(這亦等同於大部分學校名次的計算方法)? 到底標準化計算方案有何好處呢?希盼有高人指點迷津。 |
| Leung2010 | 2012-01-30 22:20 |
| :toocold: 照咁睇, 音樂和視藝 咪要更多補習和取獎? :thinking: |
| talent2000 | 2012-01-31 00:39 |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 twcho | 2012-01-31 09:21 |
| Quote:talent2000 發表於 12-1-31 00:39 但如果有官小刻意填少幾分,对某些又塡多幾分,学校用咪机制來防止漏洞。 ... 刻意將部分同學加多幾分,某些減少幾分,對學校有甚麼好處呢?同學的全港成績是經Pre S1調整的,呈分試排名只是為了排列校內同學的名次以對應在Pre S1考得同樣名次同學的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