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資訊及報料區

帖子列表  登錄   
kylie_mom | 2007-11-29 12:13
[table=98%]






【明報專訊】內容﹕精湛的滑冰技巧,配合華麗精緻的舞台服飾、奇幻的舞台設計及悠揚悅耳的音樂,成為一齣適合全家欣賞的舞台演出
適合年齡﹕3歲或以上
日期﹕11月27日至12月9日(周一休演)
地點﹕灣仔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時間﹕晚上8:00
周六、日加開下午2:30
(全長115分鐘,設中場休息)
票價﹕$595、$495、$395
(周五、六晚場,不設學生優惠)
網上購票﹕www.hkticketing.com
主辦﹕Lunchbox Theatrical Productions Ltd.
查詢﹕8203 0299


[table=98%][td=1,1,180]
Hayley04 | 2007-11-29 20:25
My daughter this course..... I will tell you the results.

Quote:原文章由 kylie_mom 於 07-11-29 11:45 發表
FITBALL訓練體適能 六歲以下黃金期

不少健體班以Fitball(治療球)作為女士修身的法寶,原來Fitball一樣有效提升幼兒體適能的發展。有物理治療師表示,幼兒玩F ...

kylie_mom | 2007-12-04 18:10
每個家長都希望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身為長輩,察覺孩子說話出現問題,應當及早面對,不要延誤。

兒童出現語言問題,原因有很多,例如口部肌肉動作不協調、聽覺受損,甚或脫牙後亦可能出現發音不準,故家長不用太擔心。首先要了解引發發音不準的原因,家長可以說話時誇張嘴形,讓子女看清楚正確的發音方法,然後要他跟着說;從而細聽他的發音,看看能否找到不正確的原因。若無法找出原因,便須盡早安排接受檢查。 政府醫院評估費用較平 讓子女接受言語治療師的語言能力評估,好處是有助了解實際發音情況,從而對症下藥;治療師亦會視乎問題的嚴重程度,並因應個別孩子的需要,定出治療計畫。 一般私人執業的合資格言語治療師,進行言語或構音評估,收費相對較貴。家長可以帶子女到政府醫院言語治療部,輪候安排評估,費用會較廉宜;亦可根據醫生、心理專家或健康院的轉介信,帶子女前往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接受評估(詳情參閱網頁:[url]http://www.dhcas.gov.hk/,衞生署查詢電話:29618989),亦可尋求協康會(電話:23937555)等志願機構協助。
kylie_mom | 2007-12-04 18:13




12月1日至12月7日(五)是香港有機周,勢必吸引不少人走進新界各農田湊熱鬧,不過高峰期一過,不是嫌遠,就是嫌交通不便。想「近近哋」於聖誕假期,親身體驗士多啤梨耕作樂,首推九龍灣EMax於明天起開放的大型主題農莊「聖誕草莓農莊Strawberry land」。不過始終是室內場地所限,要摘士多啤梨就沒有了,勝在可讓你親自為士多啤梨苗澆水,或是翻鬆泥土,作狀影相等。 另外由明天(12月1日)至12月25日(二)逢星期六,場內亦會舉行士多啤梨烹調美食活動,名廚將即場示範各種士多啤梨甜品及小菜;聖誕節當日更有士多啤梨烹調比賽。同時亦會邀請專業畫家,教大家繪畫創意士多啤梨。 除Strawberryland外,EMax場內的聖誕布置亦差不多完成,大門裝置以經典童話《胡桃夾子》胡桃女主角及Q版聖誕老人守門口,中央廣場則設置一棵約五層樓高的大型扭扭糖聖誕樹,屆時不妨順度參觀。
[table=98%]
聖誕草莓農莊 日期:12月1日(明)至2008年1月中 時間:11:00am至9:00pm 地點:九龍灣展貿徑1號EMax 費用:免費 查詢:26202877
[table=150]
kylie_mom | 2007-12-04 18:15
聖誕將至,為鼓勵環保綠色生活,同時通過聖誕裝飾設計活動,為基督教勵行會在青海省的西寧市兒童福利院籌募經費,曼佳美將舉行環保聖誕裝飾設計大賽,歡迎中、小學生以團體或個人名義參加,參賽者要運用創意以環保物料設計及製作聖誕裝飾,用意是希望推動新一代廢物利用及環保生活文化。曼佳美環保聖誕裝飾設計大賽

截止報名日期:12月9日 報名:表格可於www.christian-action.org.hk網頁上下載,填妥參加表格後,郵寄至九龍觀塘道2號新秀大廈4樓基督教勵行會企業傳訊部收,信封面請註明:參加「曼佳美環保聖誕裝飾設計大賽2007」,或傳真至23620046。 報名費用:$50(活動所有收益,將撥捐基督教勵行會西寧市兒童福利院) 組別:學校組———小學或中學(團體或個人名義不限)公開組———親子或個人物 查詢電話:27168719 網址:[url]www.christian-action.org.hk/xmas_decoration/index.html
kylie_mom | 2007-12-05 11:58
Into the Woods 音樂劇


【明報專訊】內容﹕百老匯式老幼咸宜音樂劇,講述格林兄弟走入荷李活,與經典童話主角灰姑娘、小紅帽、傑克(與仙豆)、女巫等在途上相遇。有趣故事加上美妙歌曲,可引發孩子重新思考傳統故事

日期﹕12月8、9日(周六、日)
時間﹕晚上8:00(周六加開下午2:30)
地點﹕灣仔香港藝術中心 麥高利小劇場
票價﹕$200
學生、長者、殘疾人士半價
主辦﹕Face Production
售票﹕城市電腦售票網(www.urbtix.hk
購票查詢﹕2111 5999

備註﹕另為3至10歲兒童特設相關的戲劇工作坊,查詢詳情:
可致電2501 4842
或瀏覽www.kidsgallery.com


[table=98%]
kylie_mom | 2007-12-05 12:01
【明報專訊】內容﹕一家大小可一邊在馬場跑道旁吃自助早餐,一邊近距離觀賞多匹來自世界各地、參加香港國際馬匹拍賣會的名駒。另外亦為小朋友預備了有獎遊戲。早餐會參加者可獲贈「馬王系列紀念模型」一套,而每個小朋友更可獲贈「可愛小馬」鎖匙釦一個

日期﹕12月8日(周六)
時間﹕上午8:00至10:00
地點﹕沙田馬場公眾席 看台前廣場
票價﹕$78(大小同價)
3歲以下小童免費

購票﹕51間場外投注處、馬場指定服務櫃位,亦可致電1817訂票
售票截止日期﹕12月7日 (先到先得)

交通﹕當日憑早餐會門券,可在下列地點乘坐免費專車前往沙田馬場:
˙上午7:15至7:30

太子地鐵站
西洋菜北街出口(A出口)
˙上午7:30至7:40

東鐵大學站
澤祥街巴士總站

主辦﹕香港賽馬會
查詢﹕馬會顧客服務熱線1817
kylie_mom | 2007-12-05 12:11

【明報專訊】「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包括比賽、展覽和研討會三個部分,希望藉此發展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海報收藏,並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比賽按照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的指引進行,分為「意識形態」、「文化活動推廣」、「商業與推廣」及「專題-兒童」四大組別。今屆共有737位設計師參加,共徵得2,252份來自46個國家或地區的作品,六位國際評判亦同場展示其代表作品,讓市民有機會一睹各地海報藝術的精華。

超越二度空間——2007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

日期:即日起至2008年5月19日
地點:沙田文林路1號香港文化博物館
kylie_mom | 2007-12-06 15:36




特首在新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九年起將分階段實施小班教學,改善學與教的質素,而小班教學亦將成為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大班變小班,專家指老師和家長均要重新適應;有學校多年前便開始,在部分班級實施小班,經過幾年的努力,亦漸見成效,成功爭取家長支持。 研究小班教學多年的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黎國燦估計,現時全港約有三分之一的班級,實行不同程度的小班教學。隨着政府落實推行,小班教學亦將成為新趨勢,不過由大班變小班,無論老師和家長都要重新適應,只要認清問題,推行便可事半功倍。 「老師習慣了大班教學的單向傳授,轉為小班教學,學生的互動要即時反應,對老師是一種挑戰,初初任教小班,會覺得失去安全感,要有一段適應期。另一方面,學生在小班上課,希望得到更多關注,所以老師亦要符合學生的期望。」 至於教學方法,黎國燦表示「合作學習」是小班常用的教學策略,相關的老師分享活動和工作坊,更是該中心需求最大的項目。
[table=98%]師生增加接觸評估多樣化 家長方面,他認為改變想法最重要,「大部分家長從前都是大班教學出身,以為學校對子女的評估,只得考試和測驗成績,其實在小班教學裏,師生接觸增加,老師對學生還有其他更全面和多樣化的評估,包括社交和溝通能力、情意表達、自信心等,家長也要轉變思維,要在成績以外多方面了解子女的能力。」 要推行小班教學,學校在資源分配及師資培訓都要小心部署,北角官立小學(前身為北角官立上午小學)自○二年開始,便由前任校長何國鏇大力推行下實施小班教學,多年來漸見成效,該校老師曾多次出席小班教學的分享活動。現任校長鄧愛蓮表示,小班教學以學生為本,起着拔尖保底的作用。 為了推行得更順利,解決家長的疑問,北角官小亦盡早讓家長消化消息,發通告,召開家長會,解釋推行目的,爭取支持。 以學生為本強調拔尖保底 一般小學會由小一開始逐步推行小班教學,但北角官小卻在小四至小六推行。「根據成績統計,我們發現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在四年級開始,出現的差異較明顯,所以集中資源,在高小的中、英、數實施小班教學。」鄧校長說。 小班教學實施後,該校任教數學科的丁鵬程老師指出,老師需要為學生「摸底」,了解他們的程度而作出調節,好像小組學習也有多種模式,例如一組內有不同程度的學生,由能力高帶領能力低的,達致教學相長之目的。英文科老師李燕珊亦稱,小班老師之間的交流及共同備課十分重要,教學過程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而學生編入小班後,學習態度比在大班更積極。 拉近學習差異優化教與學 鄧校長強調,小班教學一方面拉近學習差異,另一方面培訓老師的適應能力,做到「大班、小班也能教」,未來小班教學在課程設計和教學策略上,需朝向優化教學發展,提升學與教的質素。 朱先生的女兒今年在北角官小就讀五年級,去年是小班的學生,他認為女兒入讀小班是好事。「女兒一向比較文靜,上堂很少舉手,在大班老師對她不太留意,人數少了,老師關顧得較好。現在課堂吸收快,做功課更加精神集中,而且成績在下學期有顯著進步。」 朱先生覺得女兒轉為小班學習後,主動向父母覆述上課的情況,並曾對他說「上堂無咁嘈」、「老師無咁勞氣」,又說「人少上堂好一點」。 對於「讀小班的學生成績較差」的說法,朱先生認為家長不應持負面態度,以免令小朋友更加難受。他說大班易有挫敗感,小班可以建立孩子的學習信心和正面的學習態度,校方沒有減少大班的資源,學生整體成績沒受影響,況且他觀察學校轉小班後,升中成績也沒有下滑,所以對推行小班表示支持。 小班教學Q&A Q1:「小班」的定義是甚麼? A1:小班的概念是相對的,怎樣才是小班,並無劃一標準。歐洲多地的教育制度已進行小班化,德國、法國、瑞士等地目前的班級人數都在22人之內,而香港的情況,教育界期望是約二十五人一班。 Q2:小班教學有何好處? A2:小班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藉着降低師生比例,讓教師能更靈活地編排課堂,以適當的教學法,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助他們發展自己的潛能和性向。課室有更多活動空間,老師能個別照顧每名學生,師生的溝通和交流機會較多,令教學效能有所提升。 Q3:哪些科目進行小班教學成效最顯著? A3:小班教學可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需要學生多表達及強調個性的科目,着重讀、寫、聽、說能力,需要討論和專題研習的語文科,進行小班教學成效都是最顯著的。 Q4:香港常用的是甚麼小班教學策略? A4:合作學習改良了一般小組活動的結構鬆散、合作性低的缺點,它鼓勵組內每一位成員參與及作出不同的貢獻,把學生分成小組,而且各小組的成員必須共同努力完成小組的目標。合作學習重視進展性評估、學生自評及互評,方法既全面又多樣化,更能全面檢視學生的進度和差異。
[table=150]
kylie_mom | 2007-12-08 10:12
[table=346][table=98%]兒童關節痛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到孩子偶爾吵嚷,說手或腳的關節出現疼痛。遇到這種情形,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處理?這些關節痛可能只是正常的「生長痛」,無礙兒童健康,但也有可能是嚴重疾病,如感染、風濕症、癌症或其他骨科疾病的徵狀。所以家長若發現孩子有關節痛,絕不能掉以輕心,如果痛楚持續更應儘快求醫。



關節痛成因眾多

引致兒童關節痛的原因很多,其一是急性感染,例如骨髓炎、感染性關節炎等。另一種可能性是癌症,如骨腫瘤、白血病等,當癌細胞入侵骨髓,便有可能引起持續性的關節痛或骨痛,其特徵是疼痛的時間會愈來愈長,而且痛楚也會愈來愈強烈,通常關節以下位置更會有腫脹和發熱的情況。

由感染或癌症引起的關節痛雖然較少見,但卻是非常嚴重的病症,若孩子出現上述類似徵狀,家長必須加倍留意,並儘早帶孩子就醫,接受詳細檢查。

一些骨科疾病、先天性遺傳病都可導致兒童關節痛。此外,兒童關節痛較常見的原因還包括一些與免疫系統有關的兒童風濕病,較為人熟悉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關節亦會出現紅腫和疼痛的現象。其他兒童風濕病還包括風濕熱、皮肌炎、硬皮症等。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16歲以下兒童如有一個或多個關節原因不明地持續發炎6周以上,且排除了其他有相似病徵的疾病(如白血病、感染性關節炎等),便有可能患上「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簡稱 JIA)。在香港,每一千至二千個兒童便約有一個人患上此症。

現時,醫學界還未能找出導致兒童患上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真正原因,但相信與先天性遺傳,再加上後天環境因素如接觸化學物質、藥物或感染有關。

JIA的分類

JIA是最常見的慢性兒童風濕病,它取代並涵蓋了以往稱為「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JRA)及「幼年慢性關節炎」(Juvenile Chronic Arthritis, 簡稱JCA)的病症。其類別繁多,根據個別患者的病徵和臨床診斷劃分,主要有以下七類:

■ 全身型關節炎(亦稱系統型關節炎) (Systemic Arthritis)

■ 少關節型關節炎(Oligoarthritis)

■ 多關節型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陰性)(Polyarthritis(RF negative))

■ 多關節型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陽性)(Polyarthritis(RF positive))

■ 與附著點炎症相關的關節炎(Enthesitis-related Arthritis)

■ 牛皮癬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

■ 未定類關節炎(Unclassified Arthritis)

併發症可危及其他器官

在上述各類別中,以全身型關節炎較為嚴重,該症的臨床病徵是,兒童在病發初期會反覆發燒1至2個月,發燒時體溫可高達攝氏40度。病發後1個月,始出現關節發炎的病徵,但受影響的關節因人而異。

此病的特徵是發燒、皮疹、關節痛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危險性在於可致併發症,影響其他器官,小部分病童更可併發胸膜炎、心包炎及神經系統病變。

另外,多關節型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陽性)亦不容忽視。該症患者以女童及少女居多,主要影響對稱的手指關節(即左右手相對應的關節)。由於病情惡化速度快,若不及時治療,手指關節可於1至2年間變形及喪失功能,造成永久傷害。

而與附著點炎症相關的關節炎,則多見於8歲後的男童及少男,他們除關節炎外,連接肌肉及骨骼的筋腱也會發炎。關節病變常限於下肢大關節,如膝、踝、臗關節,病童常有足跟疼痛及跟腱炎,步行時會疼痛。

大多數病童的HLA-B27(人類白細胞抗原B27)測試呈陽性反應。然而,類風濕因子則呈陰性反應。

長大後,四成患者的發炎狀況有機會蔓延至上半身的關節,導致脊椎逐漸僵硬,出現類似「強直性脊椎炎」的病徵。

生長痛無大礙

雖然關節痛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徵,但當聽到孩子說關節痛時,家長也毋須過份緊張和擔憂,因為這可能只是「兒童生長痛」─一種兒童成長的正常現象。

兒童生長痛多發生於4至12歲,疼痛出現於膝蓋以下的小腿位置,成因未明。痛楚通常短暫,而且只會間歇性地在晚間出現,時而在左腳,時而在右腳。翌日當孩子睡醒後,痛楚便會消失。

正常的兒童生長痛有以下特徵:

■ 痛楚間歇性出現,以及只在晚間發生;

■ 一般不超過12小時;

■ 只發生在小腿或單側小腿,沒有影響關節;

■ 身體其他部位並無任何不適;

■ 疼痛位置沒有腫、熱或紅疹等發炎徵狀。

若孩子有以上病徵,可經家庭醫生轉介,由兒科專科醫生診斷他們是否有兒童生長痛。由於該症並不會影響健康,故毋須特別治理,家長可以熱毛巾輕敷孩子小腿位置,配合按摩,便可紓緩痛楚。待孩子長大至13、14歲,小腿疼痛便會逐漸消失,家長不必過份擔心。

家長宜留意病徵

家長對兒童關節痛的成因、病徵認識愈多,愈能及早察覺問題及求醫,有助提高治療成效。年紀太小的兒童未必懂得表達不適,家長更應注意他們在日常表現上的變化,例如平時活潑好動的孩子,活動能力突然減弱;小孩早晨起床有困難及不靈活;走路時拐腳等。若出現類似情況並持續兩星期,又或子女出現關節紅腫,切勿掉以輕心,應立刻求醫。此外,如同一位置的關節疼痛持續兩星期或以上,即使沒有紅腫現象,亦應儘快約見醫生。因為這些都可能是白血病、腫瘤、關節炎及骨髓炎等嚴重疾病的先兆。同時,家長應教育孩子培養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的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李子良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醫學助理教授





[table=202][table=98%]



《都市健康小百科》接受郵購訂閱

[ 本文章最後由 kylie_mom 於 07-12-8 10:15 編輯 ]
[table=98%,white][td=1,1,536][table=98%][td=1,1,346][table=98%]
[td=1,1,202][table=98%]
2/9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