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ylie_mom | 2007-12-10 16:14 |
| http://www.panwapa.com/ 這個網站都幾好 |
| kylie_mom | 2007-12-10 16:16 |
| 第七屆育兒天地教育展覽將於五月十七、十八日舉行。 http://www.parentsjournal.com.hk/EXpo07chi.html |
| kylie_mom | 2007-12-11 11:23 |
| 我的兒子今年三歲,仍是不願意跟其他小朋友玩,例如到別人家,個個小朋友也一齊玩,他就自己一個人玩玩具,他已經上幼稚園,每天我都會帶他到公園玩,又要他上playgroup,但他仍然是這樣,我可以怎麼辦?ConnieLau Connie的兒子三歲,仍然處於幼童期,這個時期的小朋友是比較自我中心,不受朋輩的影響,因為他們在生理和社交發展方面,對朋友的渴求並不強烈,這是Connie首先要認知的,而且不同小朋友會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小朋友適應力高,有的小朋友則較為文靜,因此Connie在現階段首先不用過分擔心兒子的表現是不合群。 如果Connie想兒子適應群體生活,就不妨多跟兒子交談,亦可以對兒子說故事、唱詩歌等,讓他慢慢覺得與人說話是很自然的事情,另外Connie亦可以帶領他一同認識新朋友,讓他與陌生人接觸時,有媽媽在旁,得到安全感。而且Connie每次見到兒子有進步,即使是很小的進步,也可以給予他讚賞和鼓勵,在讚賞中成長的小朋友會得到自信,Connie的兒子有自信,與人相處就會更加順利。另外,Connie亦要記着切勿將兒子跟別的小朋友比較,因為這樣就會為Connie兒子帶來壓力,更增加了他的心理障礙。 [table=98%] |
| kylie_mom | 2007-12-11 11:31 |
| (一)磁力腳 目的:學習規範,增強自信 步驟: 1.適合坐在椅子上或站着的小朋友玩,目的是要小朋友站穩或坐穩; 2.假如小朋友坐在椅子上時,導師可跟小朋友說:「我們一起用手,輸出法力到腳上,愈乖的小朋友輸出的法力愈強。首先伸左手,慢慢拍在大腿上,意思是法力傳送中,亦代表左腳不能踢來踢去。」 3.當小朋友明白動作後,每次導師說「磁力腳」時,小朋友便要做動作和坐好或站好。 (二)眼神接觸 目的:學習尊重、禮貌和專注力 步驟: 1.小朋友排成半圓形就坐,導師則坐在小朋友對面; 2.導師先用眼睛觀察每位小朋友的眼睛,並向其一位小朋友微笑或點頭,該小朋友要立即站起來向導師微笑; 3.由小朋友輪流帶領遊戲,導師可將難度升級,可讓小朋友「彈」起來,或做打招呼的手勢。 (三)目標傳球 目的:增強溝通應對和身體協調 步驟: 1.小朋友要先清楚傳球方法和各人的名字; 2.合力將球推向「目標人物」,但不可令球跌在地上; 3.熟練後輪流做領袖,提議「目標人物」。 (四)齊齊過河 目的:學習團體合作 步驟: 1.小朋友手拖手排成直綫; 2.告訴小朋友現在要「過河」,走到「對岸」(課室的另一端); 3.要整齊步伐,小朋友要注意其他隊友跟上,才可踏出第二步。 (五)彩虹呼吸 目的:學習反思和情緒控制 步驟: 1.先放鬆,練習以鼻子吸氣呼氣,呼吸愈慢愈好; 2.先說出彩虹的七種顏色,由紅色開始,聯想一些開心的事,培養樂觀性格,再逐一將「顏色」吸入; 3.再用鼻子呼氣,反覆以其他彩虹顏色練習; 4.熟練後將遊戲融入生活當中,例如當小朋友情緒激動、太累或驚慌時可冷靜下來。 |
| kylie_mom | 2007-12-12 11:03 |
| kylie_mom | 2007-12-17 14:08 |
| 計劃為大約60處歷史建築物及遺址提供360度立體全景影象,讓市民透過互聯網或數碼影象光碟等,參觀古蹟的面貌,如同親臨其境,加深對本地文物的認識及興趣。假若你想獲取更多有關本地古蹟的資料,包括交通、開放時間及位置等,歡迎瀏覽 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及香港文物地理資訊系統。 http://vhe.lcsd.gov.hk/vhe/main.jsp?langNo=2&pageAction=MAIN |
| kylie_mom | 2007-12-17 16:57 |
| 孩子犯錯,是否必定要受到懲罰? 沒有懲罰,就代表不用承擔後果,且無法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都說要賞罰分明,既然要時常讚,也就理所當然地要時常罰?但近年來,用正面方法處理孩子問題,已取代懲罰,成為管教上的新思維。 (賞罰有法系列之二) 「湊仔是很艱難的事!」王太由衷地說。她有兩個資優兒子,但細仔啟泰同時有讀寫障礙和亞氏保加症。兩個孩子並無過度活躍,卻頗為自我,甚難管教。王太多年前放棄工作全職教仔,勞心勞力,加上種種家事困擾,去年曾因抑鬱而要尋求社工協助。 揸頸就命 啟泰兩歲時,王太已發覺他不愛跟同齡的孩子玩耍;兩歲多仍未能正確說出自己的名字,發音不準,而且有感覺統合障礙,無法把垃圾準確地拋進垃圾桶,走路時會看不見前面的燈柱而撞傷額頭。 「我自己以前在打罵中長大,不聽話時,爸爸會叫我們一字排開,手持樹枝逐個打手板,當時我只感到無辜,很不開心。現在我知道這不是好方法,只會破壞親子關係,便只有揸頸就命,搓圓㩒扁地幫他們。」王太說。雖然如此,她回想從前不明正面管教之道,也曾犯錯。她記得有一次,自己正埋頭工作之際,兒子送她一個自製的萬字夾,她敷衍地說﹕「好靚。」第二句卻是:「唔好搞住我!」兒子走路走得慢,她催促道﹕「衰仔!行快啲啦!」忘記了兒子的腳比自己的短。 王太後來聽過不少講座、上過很多家長課程,明白用正面態度回應孩子非常重要。面對兒子的行為問題,她扭盡六壬,軟硬兼施,也曾使出「正面」的懲罰招數。 抽離冷靜 有一次,兒子趁等巴士時走進店舖蹓躂,王太着他自己數一百下後便要出來,誰知等了良久兒子也捨不得離開,錯過了班次疏落的巴士。王太平靜地對兒子說﹕「今次媽媽要罰你,你願意受罰嗎?」王太要他把事件的經過,以及自己的錯處寫下來,最後,啟泰更在紙上畫了一個垂頭喪氣的公仔向媽媽認錯。另一次則罰他抄「打在兒身,痛在娘心」,王太覺得,這方法可令兒子刻骨銘心,但不能常用。 當快要氣炸時,又要懂得從環境中抽離,讓自己冷靜下來。 罰得正面 有一次,她被兩個兒子氣得暴跳如雷,話說二人一個沉迷打機,一個沉迷看電視,整整四個小時動也不動,王太早已預告了要停止,卻毫無作用,於是她把自己關在房裏,連飯也不吃。兒子立刻敲門,斟茶認錯,不再打機看電視,約一個多小時後,王太走出房門,不久二人便對媽媽說﹕「對不起!」 勞碌了十多年,王太的大仔現在讀中七,細仔正讀中三。回望過去雖然辛酸,但她今天已能肯定地說﹕「我覺得自己是成功的,因為兩個孩子的情况也有改善,看見他們重建了自尊與自信。」她帶點自豪地逐一展示兒子的獎狀、成績表﹕「真想不到,細仔的生物科技科考全級第四!他的英語在一個密集課程裏拿了A!」 用正面方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令孩子能正面地成長,就是做母親的最大回報。 |
| kylie_mom | 2007-12-17 16:58 |
| 1)避免罰 很多人覺得,孩子要受罰才能留下深刻印象,資深親職教育工作者、元朗家長學校顧問蔡黎悅心卻不贊同懲罰,她主張正面鼓勵,孩子犯錯了,也要用正面方法去處理。 她說﹕「我不贊成用懲罰這個字眼,懲罰的意思是﹕『因為孩子做了某件事情而刻意地要令他難受』。孩子要透過重做或是可承受的、略為不愉快的經歷去摸索答案。要他面壁罰企一小時是沒用的。」 即使是懲罰,她認為深刻得來要有正面的效果才有用﹕「要孩子抄書抄5次並不會深刻,但若叫他把感受寫下來則不同。小孩子應該要多參與去管理好自己。很多學校有校規,犯錯有後果,因為要令群體和諧,那是群體的教育方式。但親子之間的管教情况是度身訂做的,加入了人性,不能純粹靠規條。」 2)不要罵 「你唔乖,我唔惜你」、「衰女!攞咁低分!」蔡太覺得,父母這樣說,顯示當中沒有愛。有些人口硬心軟,蔡太卻不同意﹕「言由心生,心態如此,才會缺乏技巧與語言。愈罵孩子會愈覺得自己失敗。假如孩子從未被欣賞過,他的自卑感會較強,自我形象低落,沒自信。當你在處理小朋友的行為問題時,其實你正在示範給孩子看,遇到不如意時你是用何種態度去表達不快的,孩子日後就會模仿父母的態度。」在蔡太有份撰寫的《管教子女基本法》中有提及斥責法,但她並不鼓勵家長採用,即使要斥責,也要注意﹕ A、清楚說出斥責的行為;B、受斥責的理由;C、應取代的適當行為。 3)講道理 孩子犯錯後,正確的方法是跟他傾談,讓他明白事理。例如孩子偷了母親的錢去買心愛的玩具,母親發現了,可以用溫和的語氣跟他說﹕「你覺得是否看見有錢就可以取走?拿了錢對你自己的聲譽有損害,媽媽也有損失,下次你想買玩具時是否還會取走媽媽的錢?可以有什麼其他的方法?」蔡太說,這樣孩子才會明白道理,而且必須承擔後果,在上述情况,可以收起他的玩具,就當沒有買過。「偷錢買玩具」的後果就是他知道媽媽不高興,他所幹的事令自己的名譽受損。 但是,孩子年紀小,會否不明白箇中道理?「不要低估小朋友。如果你要帶一個人往高層次,便要用高層次的方法去處理,你愈是用低層次的方法,打打罵罵,孩子會大哭一頓,然後繼續停留在低層次裏。」蔡太答。 4)嘗試忽視法 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家長可以嘗試運用忽視法。蔡太解釋﹕「先要告訴孩子,有些行為媽媽不想他去做,但說了他仍然做,才開始忽視。如不說,他根本不知道你為何不理他。也要知道孩子的行為是否為了引起你的注意而做,才可用忽視法。千萬別說﹕『你走!你再嘈,我唔要你!』你不是不要孩子,而是不要他的壞行為。」 蔡太認為,這方法多數有效,但父母一定要堅持,如孩子「扭」買玩具,別這次忽視,到下次就投降買給他,這會令孩子錯誤地以為只要堅持「扭計」便可以得逞,父母也誤以為忽視法沒用,要有求必應才能收科。此外,父母堅持的同時,卻不要惡或打罵,否則效用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即使得不到玩具,卻仍能吸引你的注意,同樣獲得滿足感。 5)嘗試隔離法 如積極和鼓舞性的方法都不奏效,可嘗試隔離法,即當不適當的行為出現時,孩子被抽離所喜歡的活動。此法只可用於2至10歲的孩子,太細的不可能意會到隔離法,太大的會不介意被隔離。實施前要告之因哪一種特定行為而要被隔離,可在家中選一個安全的地方,視野範圍要單調和易於監視,然後示意計時,二至五分鐘已足夠。 |
| kylie_mom | 2007-12-28 12:12 |
| 兒子現年七歲,在一所名校讀小二,他的學業成績不俗,可惜在日常生活方面,總是論論盡盡。以吃東西來說,他常常弄得滿桌子是飯菜,甚至用手吃雞翼也不會,剝白灼蝦更是大考驗,我可以怎樣幫他?文太 現代的父母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的情況比比皆是,四、五歲的孩子還不會扣衫鈕、不懂得使用筷子也不足為奇。其實過分呵護容易養成子女依賴的心態外,在不知不覺亦導致了他們笨手笨腳,缺乏自理能力。以文太為例,齊家信覺得她想孩子學會用手吃雞翼、剝蝦殼不難,關鍵在有否從小讓孩子多作嘗試。和普通的學習一樣,可先由家長示範如何吃、怎樣剝,然後再由孩子學做一次,最後才協助他們完成,只要給他們重複練習,齊家信相信很易學會;若孩子沒有機會去試,有一天他倒真的會變笨小孩。 過度呵護子女笨手笨腳 就文太的問題,齊家信已向專家請教,協康會高級職業治療師趙少薇表示,小朋友不會用手吃雞翼和剝蝦殼,只是表面的問題,實際上更涉及手指的靈活性,以及觸覺對質感的敏銳程度。她舉例雞翼質地滑易跣手,手指須有穩定能力,才可將雞翼拿住,而剝蝦殼則關乎雙手協調,以及拇指與其他手指的控制能力等。除給與嘗試機會外,趙少薇建議家長從小提供相關的訓練,也可減少上述問題出現。例如文太讓兒子多接觸大自然,亦不難改善上述的情況,包括到沙灘玩泥沙、接觸海水,或者讓孩子撫摸樹木的表皮、沙紙,甚至表面凹凸不平的東西等,也是刺激觸覺的好方法;此外,勞作的訓練,例如以手指代替畫筆沾上顏料繪畫、搓泥膠以及剪貼等,也是有助鍛煉手指協調的活動。 |
| kylie_mom | 2007-12-28 12:21 |
| 今年經濟好轉,各大商戶似窺準家長消費力增加,乘勢推出多款聖誕禮物,令人花多眼亂,為免子女買禮物時得一想二,家長出門前應先約法三章,如遇上子女買玩具時扭計,亦可使用「勸、聽、揀」三部曲應付。 下周二是聖誕節,各大商戶早已換上聖誕裝,刺激大家的消費意慾,當子女跟父母去買聖誕禮物時,很容易會被這種「聖誕氣氛」所感染,容易花多眼亂,得一想二。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黃寶財教家長,為免子女在選購禮物時心多多,或者扭買玩具,家長事前應跟他們約法三章。「購物前,應先跟他們說明,最多可以選多少玩具,或買多少錢以內的玩具,讓他們有心理準備。」黃寶財表示,不少家長在子女扭計買玩具時,容易動氣或感到「無面」,所以最後會屈服,但這容易讓子女誤以為扭計就能得逞,日後會照辦煮碗。 黃寶財建議家長為子女買聖誕禮物時,若真的遇上子女扭計,可以用「勸、聽、揀」三部曲應付。「首先請他冷靜,不要在街上哭鬧;然後可以問他為何要買該件物品,這時子女至少會覺得家長願意聽自己的想法;最後,家長可以跟子女講:『暫時先不買這玩具,我們先去吃點東西,再考慮一下吧!』」黃寶財補充,當家長的立場夠堅定,子女其實也無計可施。「家長要教子女,要買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想買的東西。」 家長為子女選購聖誕禮物,主要可分成三大類,包括益智遊戲、玩具精品及圖書畫冊 精選聖誕禮物 一、益智遊戲 1.串串字連環Boggle 一個考眼力、語文能力的遊戲,可讓二至六人參加,適合八歲或以上的小朋友參與。遊戲開始時,參加者必須在三分鐘以內,從隨意的字母盤子中,找出隱藏的生字;生字所用的英文字母愈多,分數就愈高。 售價:$69.9(a) 2.Pentago 曾在法國、芬蘭、比利時、瑞典等地奪「年度遊戲、玩具獎」的Pentago,適合八歲以上的小朋友玩,每次比賽可讓兩人參加。Pentago玩法類似「過三關」,參加者可輪流放下棋子於棋盤上,並旋轉棋盤九十度,看哪個可首先使五枚棋子組成一行。玩法簡單,卻甚考智慧。 售價:$159.9(a) 3.曼聯boardgame 英國足球勁旅曼聯在香港有很多大、小球迷,這個有關曼聯的boardgame,遊戲過程中需回答大量有關足球或曼聯球隊的問題,例如「標準足球場的面積為多少?」、「哪個年度的曼聯球衣有拉鍊?」等,問題頗為刁鑽,適合較年長的子女。 售價:$239.9(a) 二、玩具精品 1.趣怪毛公仔月曆 每到聖誕節,即代表新一年即將來臨,又是時候訂下新一年的大計,家長不妨考慮為子女買個漂亮的月曆,同時教他們如何訂新年大計,珍惜光陰。 售價:$108(c) 2.聖誕企鵝 大多數女孩子都喜歡玩毛公仔,連心意卡的聖誕小企鵝,是送禮給女兒的不俗選擇。 售價:$29.9(a) 3.聖誕老人環保袋 在講求環保的今日,不少人都自備環保袋;以聖誕老人環保袋作禮物,夠應節之餘,也可提醒小朋友要環保。 售價:$75(c) 4.Thomas玩具火車頭 Thomas火車頭最得男孩子歡心,這個火車頭內置十七款玩具車,最適合喜歡玩車的男孩子。 售價:$129.9(a) 三、圖書畫冊 1.The Usborne Book of Christmas ART ideas 書中有超過一百種有關聖誕節裝飾、聖誕卡、圖案、禮物盒的製法,讓小朋友可以親手製作聖誕禮物給親友,以表心意。 售價:$159(b) 2.The Christmas Book 書內輯錄了多項有關聖誕節的資料,例如聖誕節的起源、傳統、不同國家慶祝聖誕節的方法等,甚至教小朋友如何包裹聖誕禮物、送禮物的建議等,可說是聖誕節的百科全書。售價:$159(b) 3.Christmas at the Zoo 一個以動物為主的聖誕故事,特色是故事書以立體形式設計,適合較年幼的小朋友。 售價:$150(b) 4.My First Oxford Book of Christmas Poems 讀英詩是提高英文水平的好方法,因為詩歌用詞優美,用簡單的字句就能表達深遠的意思。此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內有近七十首有關聖誕節的英詩,加上色彩繽紛的插圖,相信可吸引小朋友閱讀英詩。 售價:$136(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