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和小兒在學習和打機及電子媒體使用上的時間爭議

帖子列表  登錄   
Danielhk | 2020-01-27 18:00
[i=s] 本帖最後由 Danielhk 於 20-1-27 18:45 編輯 [/i] 我一向的觀點“偏執與堅持”是非常非常難區分 。

有理智的人,不會那麼明顯的愚蠢,從而不改變。
明顯的愚蠢必然另有原因,或者自己低估,或者對方低估。

關鍵怎麼證明已有觀點是愚蠢的?是需要改變的?

如果可以輕易斷言樓主犯了明顯的錯誤,那麼這個錯誤一定不明顯。前提:所有人都是理智的,成熟的,普通智商。

做為成熟的,有理智的人,請跳過簡單的環節。
所謂的,多聽聽其他人意見(人云亦云),多聽聽專家意見(理論歸理論,本人具有更多決策信息)。

所以一個人真心願意改變的原因只有一個:此人接受到不同信仰的衝擊(醍醐灌頂),此人願意學習。接觸到的信息足以改變原有世界觀。

一個人理解世界的過程,就是把接受到的信息,不停消化,不停融入現有知識架構,不停融入現有世界觀。也不停推斷現有世界觀提升/蛻變。
所以改變必然需要一點一滴的,歷經數日,數年甚至終生

除此之外的改變,都不是發自內心,都屬於隨波逐流,或者迫於某些原因的屈服。
事實上,我欣慰看到樓主兒子開始願意透漏心聲,願意溝通。

我一直覺著他兒子是某種程度的SEN,學術研究中未必有此種歸類。所以樓主沒認識到這種特殊性,沒有以“空杯”的心態去審視,去從頭學習。但這也僅僅是無道理的推測。

學習是終生的,也包括親子關係的學習。

現在斷言失去兒子,言之過早。樓主加油!我看到你近期更新的做家務,討論投資,戒菸,都是很好的開始。









eviepa | 2020-01-27 21:18
Quote:Danielhk 發表於 20-1-27 18:00
我一向的觀點“偏執與堅持”是非常非常難區分 。

有理智的人,不會那麼明顯的愚蠢,從而不改變。
你可以查看我幾年前對樓主的意見及斷言。這種斷言是否完全估中?

直到今天,我看不到樓主有任何根本性的改變,還不是我全對,他全錯?這樣的思維,只會令孩子對自己日漸抗拒。大概會失去兒子。就算未算失去,孩子出來工作後,對父親的關係也會非常淡薄。


Danielhk | 2020-01-28 01:53
Quote:eviepa 發表於 20-1-27 21:18
你可以查看我幾年前對樓主的意見及斷言。這種斷言是否完全估中?

直到今天,我看不到樓主有任何根本性的 ...
我都認為樓主本身有些問題。
但樓主真的會認為“我全對,他全錯”嗎?


真的無一點自省精神嗎?


如果真這樣,我失望至極,以下文字可略過。




我更傾向于是樓主的文字表達問題。篇幅長度有限,一個人的思緒瞬間就有千變萬化。通常發文章時,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樓主主要是求助,描述中多一些對兒子描述,少了自己的內心想法,這是完全可能。


從他文字,多了兒子的缺點描述,對兒子頗多抱怨,不提自身不足,不提自身反省。我寧肯相信是敘述風格。因為我相信樓主是足夠理智,足夠成熟。


我相信從不同角度剖析和反省,是一個成人最基本素養。尤其涉及自己兒子,怎麼不會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怎麼不會殫精竭慮去思考尋找各種可能?


每個孩子(包括其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旁觀者的建議未必對症。我們的個人經驗也是無法複製的。


也不是那麼神秘,總是有許多共同特徵和經驗值得借鑒。


可借鑒的前提是父母,孩子,發生的事情。這三部分都是普通case.


目前看孩子比較特殊。樓主沒有認識到特殊。


樓主使用的描述文字,對兒子教育方式,對兒子的評價,都使用“普通模式”。




實際上,父母,子女,事件。這三者任何一方如果不普通,都要切換到“特殊模式”。



Yanamami | 2020-01-28 04:24
Quote:Danielhk 發表於 20-1-28 01:53
我都認為樓主本身有些問題。
但樓主真的會認為“我全對,他全錯”嗎?

其实问題無限loop了幾年,我们的孩子都大了,他们仍在困獸鬥。
stanleypyk | 2020-01-28 10:06
同一件事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 這個帖只是我兒子成長的經歷討論, 也收到各網友的一大堆意見, 有建議父母改變自己去貼近子女, 有建議對子女多加嚴厲的管束, 很多管教方式都是由小學開始做起, 錯過了這些黃金時間在中學管教相對困難得多, 幼年時有傭工幫手, 自然多了依賴什麼都不用學習處理, 加上自己兒時也是沒有父母的管教而懂得自我修正, 但時代在變, 現今一代沒有父母的帶引, 就容易被電玩佔據了年青人的大部份時間, 也很難途中抽離, 我也承認忽略了這一點, 但子女的行為是否要歸咎一方的責任呢?這點我是有保留的!

stanleypyk | 2020-01-28 10:22
青少年沉迷電玩正如一些家長說父母改變了一些做法便可將情況逆轉, 教養子女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子女的特質、性格和父母的管教是因應不同的組合而變化施行, 但子女不單是受父母的影響, 也受著同學朋輩及社會因素的影響, 就好像父母在家中從不說粗言穢語, 但子女從其他途徑學了回來, 父母也勸阻不了, 認識的同學多是機友, 父母又容易禁止交往嗎?現時的子女需要自主多了,不同往時多聽父母的建議, 但自主的同時並不理後果!

eviepa | 2020-01-28 10:22
Quote:Danielhk 發表於 20-1-28 01:53
我都認為樓主本身有些問題。
但樓主真的會認為“我全對,他全錯”嗎?

樓主一向只認為有小問題,無大問題,只是孩子天性特別差導致今天的局面。因此,他不會在管教上作出大改變來改善兩代關係,只用壓迫方法企圖令孩子就範。他來此和大家討論也只是尋找認同,也尋找上佳方法去懲治孩子而已,對網友要求自已管教作出大改變嗤之以鼻。「又唔係我錯,我駛乜改?要改,一定係阿仔改!」


明知他有這樣的思維,我幾年前已經批此為死証。而且,此死証將會繼續死下去。甚麼時候會有轉機呢?就是當父子分開住得久後,父親因為非常掛念兒子,所以在有限見面時間內忘記了惡言相向,從而令到孩子覺得父親是愛自己的才有機會改變父子關係。


這個個案如果給十個社工,十個社工都會要求樓主首先作出重大改變。樓主重大改變後,孩子才有機會改變。



Diversifyedu | 2020-01-28 10:46
Quote:Danielhk 發表於 20-1-28 01:53 我都認為樓主本身有些問題。
但樓主真的會認為“我全對,他全錯”嗎?

如果你由六年前第一個帖睇起,基本上樓主這些年來都是用同一個方法去處理親子關係,重壓迫少懷柔,當中會有些微調,但手法是不變,六年來都毫無成效亦不會反省改變,只重複“難道是我不對?” “難道見死不救?” 所以網友才有此回應。

MrBeast | 2020-01-28 11:40
宇宙定律:改變自己比別人易
MrBeast | 2020-01-28 11:45
[i=s]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20-1-28 11:46 編輯 [/i] Quote:Diversifyedu 發表於 20-1-28 10:46
如果你由六年前第一個帖睇起,基本上樓主這些年來都是用同一個方法去處理親子關係,重壓迫少懷柔,當中會 ...

三個字:衰心軟
w all these said, i wish everything works out for him n son,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247/323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