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我曾對樓主有以下的批評:
//年幾之前,我曾經發表過幾篇文章,對樓主作出規勸。最後,我放棄了,知道這個個案是死症,主要原因有兩個:
1. 樓主認為千錯萬錯,全都是兒子的錯,自己的教養方法無大錯。不肯客觀傾聽孩子心聲的家長難以制定合理的管教方法。
2. 樓主認為自己對管教孩子的能力,比起受多年專業訓練的社工強得多。
滿招損,謙受益。//
從四年前至今,樓主既對改變孩子做人態度沒有寸進,甚至和孩子關係更形緊張,而且甚有機會放棄他。這種結果,我老日早料到。其實不是我料事如神,而是這個是典型個案,十個社工,十個都會有我一樣的預測。
在樓主眼中,小弟交上了好運,有一個天生聽話聽教的女兒,所以用平庸的方法也獲得成功;他則交上極端惡運,生了一個天生賤格,無法管教的孩子,所以饒是樓主有天縱之才,也落得失敗下場。但事實如此嗎?看我分析我和樓主做人的態度有何不同:
1. 我覺得自己見識非常有限;樓主覺自己聰明絕頂:
我在EK發表了大量文章,所以有些資深的網友都見過我分享很多教女歷程。我在計劃造人時,就開始有計劃地充實自己關於育兒知識。首先是看完一本發展心理學,跟著是涉獵各種書藉、報刊,甚至電台的育兒節目。通過大量的學習,我漸漸由不懂,變成懂一點。在我學習的過程中,專家們精辟的見解,令我眼界大開,女兒亦因此得益,愉快地成長。到今天為止,我都覺得教育心裡學家在育兒方面比我強。
反觀樓主,他從來都覺得教育心理學家、社工、老師的育兒能力都比他弱,所以從來都對反對聲音嗤之以鼻。
2. 我學習教仔,主要目的是如何改變自己去令培養更加有效;樓主和網友交流是希望找尋有效箝制兒子的方法,而不是改變自己。
我一向的想法是,我不期望有一個出色的女兒,只要她正正常常,健健康康就滿足了。至於怎樣使女兒由平庸變成中上就是我的責任。我不斷地找尋方法,找尋一些怎樣可以自己出多點力,女兒少出一點力的方法去使她成材。結果,女兒從小學到大學,從來都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爸爸的付出非常巨大。
反觀樓主,他從來都不覺得自己要改變管教方法,都是強力鎮壓,永遠都要兒子改變,要兒子辛苦地完全自己的願望。他永遠都希望自己少付出,多收穫;同時希望兒子多付出,好令父親在親友前可以揚威。
3. 我要培養一個孩子、要救亡,便會拿出一個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案;但樓主的培養/救亡方案,永遠是孩子接受不了的。
弟弟的救亡:
我在這裡分享過非常多次,我如何令弟弟起死回生。資深網友可能會覺得沉悶,但亦想在此再分享一遍。
弟弟比我小十年,她讀初中時我是中大的學生,住在宿舍,比較少回家。於是,培育他的責任落在我二姊身上。因為弟弟一上中學,成績就很差,二姊的方案是,要弟弟每幾小時讀書。當然,如果弟弟真的每天花在學業上有幾小時,成績當然好。但,有多少少年人能夠每天溫習幾小時?結果是,二姊要他幾小時,他就除了考試臨危抱佛腳外,從不溫習,甚至很多功課也不做。
到我畢業回家,弟弟升中四,成績表當然滿江紅。我用一個新方法,叫弟弟每天做完功課後花45分鐘溫習,星期日休息。即是說每周除了做完功課外抽4.5小時溫習,其他時間可以盡情玩樂,只要他做到了,有任何壓力我為他頂著。結果,弟弟真的照我所講去做,我二姊對我非常憤怒,認為這個標準會害了他。但我頂著這壓力。
我弟弟拿了中四中期試成績表回家後,我二姊目瞪口呆,成績表上的成績竟然是班上前列成績。幾年後,弟弟考進了香港大學。救亡完行動全成功。
我二姊要求弟弟每天幾小時。弟弟接受不了,結果不但除考試前完全不溫習,而且經常不做功課。我給了一個弟弟能夠接受的方案,於是他不但照辦,而且很少不做功課。
女兒的培育計劃:
女兒中三時,快要升中四準備考大學。我和她商量,給她選擇。如果她要入神科,就要非常努力;如果要有三大的冷門科目的成績,就要…的努力;如果只想入任何一間大學的非熱門科目,則要….的努力;如果想讀副學士,就壓根兒不用努力。任她選擇。結果,她選擇要取得入三大冷門科目的成績,同時付出相應的努力。由於這是她的選擇,她當然接受這個方案。於是,她就考取了我所應許的文憑試成績。
反觀樓主,他從來都不會理會兒子的感受,所提出的方案,都是對自己最有利,而兒子做不到的。當兒子做不到自己強加的要求時,只有一招:責罵。兒子怎能覺得父親是疼愛自己呢?不聽從指導、反叛是必然,甚至日後不認這個父親亦可以理解。
總之,這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有甚麼不理想的結果,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