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mymami2007 | 2010-06-17 14:12 |
SGTOMMY | 2010-06-17 15:14 |
我的小朋友都此情況, 只是不太嚴重, 基本上功課都會做好, 但就馬馬虎虎, 需要不斷重複重複提點. 溫書的問題, 我的小朋友亦不甚認真, 真係小的耐性都唔可以, 要軟硬兼施, 以前我會用强硬手段, 但發覺效果不理想, 現時主要都是用 軟方式, 以 "哄"+ 印花奬勵 為主. 有時可能都會失效, 但現時我認為是一種比較适合的方法. 我相信大牛需要時間一點一點去改善溫書的問題. 我認為最大問題是要了解大牛點解唔肯溫書? 大牛會唔會是因為溫書而失去原有的玩樂時間 或 還有其它原因? ... ... 其實好多時我們都需要從小朋友的言行中去了解問題, 知道小朋友的問題所在, 我們才能好好去幫助小朋友. 加 油 ! |
creamymami2007 | 2010-06-19 11:44 |
SGTOMMY | 2010-06-20 23:25 |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獨特的個性,不同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每個父母也想找到一個和平及不需要流淚的方法去教導孩子。 你看見A小朋友很乖,就跟A的父母做法去教自己的孩子,這未必就有一樣的成效。 我認為小朋友發脾氣是有一定原因, 作為家長需要找出根源, 從而找出一個讓你的孩子受落而不抗拒的教育方式。 平常的家庭生活方式對小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不主張經常對小朋友大聲喝駡,但不反對在有需要的時候對孩子作出嚴厲的責備,從而讓孩子明白他做錯了甚麼。 大牛情況會唔會是想得到父母多些關注, 而故意做出一些反叛行為呢? 如果冇記錯, 大牛是讀普通話班的, 是否大牛普通話不太好, 才需要補習呢? 如果普通話唔係太好, 對大牛是否有壓力呢? |
creamymami2007 | 2010-06-21 16:28 |
jk923 | 2010-06-21 20:10 |
tramtram | 2010-06-22 11:33 |
creamymami2007 | 2010-06-22 17:50 |
我都覺得大牛想引我注意是因為妹妹的出現, 但我經濟上不許可我唔返工, 其實我放假及放工後我全程都是照顧大牛, 只是佢從不知道我沒有好好同妹妹相處, 所有時間也給了大牛, 可憐我弄至妹妹佢言語遲緩未能達標, 比醫生狂話我忽略了妹妹, 這等壓力巳令我失眠半年多, 我都希望大牛佢明白我, 我用了筆盒獎勵方法後佢同我講沒有其他想要的東西, 所以令我好煩惱用什麼去鼓勵他:igiveup: |
jk923 | 2010-06-23 19:28 |
Quote:原帖由 tramtram 於 10-6-22 11:33 發表 ![]() 大家好 老師好快手, D卷都改好晒....:excited: jk923 想問下妳, 成績表係唔係會寫埋下年讀咩班嫁 ? 我個女好想繼續同佢d best friends 一齊. 另 阿仔話有寫升邊班。 |
SGTOMMY | 2010-06-24 09:35 |
我看了一編文, 覺得非常能反映現代父母的心聲,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 我都看到很多發生在身邊朋友活生生的例子: ============================== 過早開發,害了孩子 童年時光本是吃喝玩樂,無憂無慮的過日子。但提早學習或是學本領的風氣已涉及嬰幼兒期的孩子了。一些專家表示,幼兒過早「辛苦學習」的現象引發很多問題。首先影響幼兒身體健康正常的發展,因為他們的發育還沒有成型,不僅智力上無法消化過多的知識內容,體力上也不能承受過多的形體、體育訓練等。其次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因為提前學本領,不但抹殺了孩子原有的天真、爛漫和想像力,還可能出現焦慮、抑鬱和自閉心理,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隱性殺傷力,對他們日後融入班集體和社會都非常不利。最後忽視幼兒的生理衛生與保健的身體狀況,過早辛苦學習引起的近視率高、體能不達標、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問題,也會損害孩子的健康。 揠苗助長不可取,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課堂。 自從香港實施五天工作日,原是讓家長與子女共享天倫之樂的。卻演變為參加各種形形色色以“培養孩子”為名的親子活動班,在這繁忙景象的背後,各種揠苗助長的早教行為,正在給幼兒帶來傷害。為甚麼孩子的基本活動能力尚未完善建立,卻參加綜合智能班、開發幼兒學習潛能班,或是開發左腦、右腦甚至超右腦的潛能班等等?為甚麼不容許幼兒在認識事物的中經歷主動、探索及發明等三個過程。反之,卻要求幼兒在特定主題下,完成指定項目工作?事實上孩子的認知能力是在探索和實踐中獲得和提高的。 不要苦了自己,害了孩子。倒不如省下學費,花時間陪孩子玩遊戲、鍛煉身體,或是短途旅遊,已經是給孩子廣泛學習的機會了。例如它可以擴展孩子的感知覺發展、豐富孩子認識周遭環境的認識,以及與孩子共享自然,也是對他們稚嫩心靈的撫愛和陶冶。請先讓你的孩子變得會生活、會玩,孩子的興趣和經歷豐富了,思維、表達能力自然會提高,也加強其學習能力,這才是正確的親子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