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愛爹 | 2011-03-03 14:04 |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前日承認各區學額分布不均,會研究措施作調節。當中落實全區減班的荃灣及葵青區,恐在未來兩年出現「減過龍」情況,據悉荃葵青區中學校長會日內將提出「學額微調」方案,建議當局容許全區四十三所學校,每班增加一至兩個學額,作為短期紓緩措施。該會主席何滿添指,區內校長一致認為當局應堅持就近入學,不希望減班後有學生須跨區上課。 荃葵青區中學校長會昨與教育局副秘書長葉曾翠卿會面,就「學額微調」方案交換意見。據悉,該區本學年適齡中一生達六千一百多人,扣除百分之五,即約三百人入讀直資學校,在津校就讀的中一生約為五千八百人,適齡人口在二○一二學年將因「龍年效應」而維持平穩,但到一三年將再跌八百人,至五千多人。然而區內二十七所學校自願減班後,新學年的中一學額下跌逾九百一十八個,極可能出現「減過龍」情況。 消息指,有校長在會上建議當局容許全區四十三所學校,在一三學年前,中一每班額外增加一至兩個學額,合共提供一百七十二個至三百四十四個學額,抵銷全區減班影響後,令新學年該區中一學額減少五百七十四至七百四十六個學額,較現時逾九百個中一學額為低。校長們又同意在一一至一三學年增加學額期間,凍結發放每年二十五萬元額外新高中支援津貼。 有區內校長坦言,兩所原先沒有聯署的英中最終決定加入,令「減過龍」情況出現,「原先二十五校參與,只減少八百五十個學額,與跌幅差不多脗合,但二十七校減少逾九百個,情況已不能同日而語」。有校長指若「減過龍」,學生將被派往屯門及沙田等地區,「這路程並非中環坐港鐵去灣仔般簡單,坐車也要個多小時」。荃葵青區中學校長會主席何滿添指,方案將於日內提交當局考慮,暫不作評論。教育局回應指,會仔細了解校長們提出的建議,再作評估。 另外,全港有二百零二所中學參與「六加三」自願減班,據本報向各學校了解,至今全港至少有三十一所中學未有參加自願減班,當中二十五所屬傳統英中及上車中中,包括早前於學校網頁發表聲明表示不參與減班的中西區傳統英中英華女學校,以及灣仔區的聖保祿中學。 至於傳統英中數目最多的沙田區,五所不參與的學校均屬傳統英中,當中原因包括與所屬小學 據了解,參加今次減班的二百零二所學校之中,個別曾參與首輪減班,於一○學年已減班的學校,亦有參加「六加三」自願減班,而部分以「循環班」運作的學校亦選擇減班,劃一中一編制為四班。根據資料顯示,參與首輪減班方案的九龍城區德蘭中學,首輪減班後「六減一」,因今學年仍開設五班中一,故符合參與「六加三」加強版減班計畫。 |
小可愛爹 | 2011-03-03 14:14 |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2276300&extra=page%3D1 |
小可愛爹 | 2011-03-05 11:24 |
小可愛爹 | 2011-03-05 12:32 |
小可愛爹 | 2011-03-05 12:54 |
入讀年份 西貢 觀塘 全港 前年 4242 5784 75430 舊年 3352 4902 64840 今年 3285 4684 61052 下年 3328 4712 61509 |
小可愛爹 | 2011-03-05 13:00 |
近日寫了兩篇文章,表明不贊同平民化的名校減學額,即使適齡學生數目下降。 哥哥對我說:「為什麼反對呢?學童人口大降,不少學校在生死存亡之秋,大家一人減收一些學生,救救瀕危學校,也是善舉啊!」 我解釋:「打個譬喻,經濟不景,市民外出用膳減少,政府應否下令全港所有餐廳,無論水準高低,一律少放幾張桌子,以避免部份較差的餐廳因沒有顧客而倒閉?」 哥哥另有想法:「現在面臨殺校的中學,不一定是因為水準低而被淘汰,可能只是地區人口老化。」 我不退讓,道:「香港交通方便,如果一所學校辦得好,學生不會介意走遠一點。例如小時候住在荃灣,我每天花兩小時在擠迫的巴士內,為的是入讀九龍華仁。你念喇沙,情況也差不多。我相信『自由市場』。」 「自由市場不一定有效,」哥哥反駁:「一所辦得很好但知名度不高的學校,跟一所教學水準一般但歷史悠久的名校競爭,前者不一定能吸引學生。如果名校不減收新生,將有一些質素好的學校無辜被淘汰。」 「我不敢排除這個可能,」我提高嗓子說:「但全港四百五十七所中學,真的沒有一所應該被淘汰嗎?假設大家都不肯減學額,最後有十所中學關門;依你猜測,這十所中學,是好學校多還是壞學校多?」 彼此針鋒相對,卻沒有不歡而散,因為我總結:「你的觀點佔了本文的一半,報館出糧時,我請你吃自助餐。」 (區樂民) |
BSCYL | 2011-03-08 12:32 |
小可愛爹 | 2011-03-08 13:16 |
http://maths1000.com/uppermaterialdetail_25.html |
小可愛爹 | 2011-03-09 15:51 |
![]() 教 育 局 建 議 撥 款 一 億 五 千 萬 元 , 補 助 聖 保 羅 男 女 中 學 改 建 校 舍 。 中區直資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逾五十年的校舍日益殘破及不敷應用。教育局建議撥款一億五千萬元,資助該校改建及裝修現有四座建築物,擴建二十個課室及十七個特別室,又在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主教學樓增設天台綠化區,預計二○一三年七月竣工。 教育局昨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介紹聖保羅男女中學的改建工程,建議撥款一億四千九百五十萬元,以「非經常性補助金」方式,資助該校四座建築物的改建及裝修費用。工程將重新安排課室及校內設施的布局,擴大課室及走廊,並會加建「擴建樓」及升降機塔,以方使殘疾人士出入。禮堂將進行改善工程,加強隔音效果。 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主教學樓「胡素貞博士樓」,天台將重建為綠化區,提倡環保教育之餘,亦解決長期漏水問題。校方早前建議以透明玻璃片將歷史建築物料和新建築元素分隔,妥善保存極具價值的紅磚牆、木窗門和仿磚石等,又以影像記載教學大樓的歷史發展轉變。 工程已獲中西區區議會及古物諮詢委員會支持,預計七月起分期展開,兩年後竣工。校方將安排學生在施工期間,到堅尼地道二十六號的附屬小學 文件指,辦學團體將承擔二千一百萬元,作為非標準設施的建築費,並承擔額外開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指,當局會參考設計公營中學標準校舍的建築費用,補助直資學校興建校舍,但泳池等非標準設施則須由辦學團體自行斥資。 |
小可愛爹 | 2011-03-09 16:00 |
![]() 兒 童 合 唱 團 可 發 揮 小 朋 友 的 天 賦 , 而 且 能 培 養 出 合 作 性 和 服 從 性 , 極 受 家 長 歡 迎 。 近年電視台的歌唱比賽大行其道,奪冠者往往一鳴驚人,名成利就。遠的有其貌不揚的英國「村姑」蘇珊博伊爾,近的有超級巨聲「小巨肺」林欣彤。「唱」出前途,於是愈來愈多家長為孩子找聲樂老師 若小朋友喜歡唱歌,加入兒童合唱團可發揮天賦,而且合唱比獨唱更能令小朋友培養出合作性和服從性。 香港有不少學校都設有兒童合唱團,傳統名校對此亦十分重視,拔萃男書院及拔萃女書院的合唱團,去年就在世界合唱比賽中摘得多項世界冠軍殊榮。部分名校會從坊間的著名兒童合唱團吸納音樂尖子做學生,加上不少音樂和演藝界名人均出身自合唱團,家長們都希望子女能加入這些兒童合唱團。 坊間著名的兒童合唱團每年會公開招募團員,有合唱團的五百多個收生名額,吸引多至接近二千人報名,競爭相當激烈。今期《親子王》「封面故事」就搜羅了有關合唱團及學唱歌的資料,包括課程特色、收生準則、入圍要訣,以及聲樂名師的收徒要求等,供家長讀者參考。 現今的教育方向講求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而最佳的方法,就是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一同學習和生活。除了國際學校外,本港亦有直資學校招收外國學生,位於沙田烏溪沙的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就提供了兩年制國際文憑預科課程,吸引了來自八十個國家的學生入讀。今期「名校巡禮」專訪該校校長Dr. Stephen Codrington及學生,讓讀者了解它可媲美國際學校的獨特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