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減班拉勻收生質素 免band 2生讀band 1錯配
【明報專訊】升中 自行收生階段下周展開,升中 生及家長正籌備選校事宜。今年初教育局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全港有200所中學參加,逾三成屬英中學位。有家長質疑,減班令學生出現「下移錯配」,對部分學生不公,但有資深校長反指縮班可「拉勻」各學校收生質素,令學生可入讀合適學校,不會出現「band 2學生讀band 1」的情,認為家長毋須過慮。
[size=150%] 教局:照顧不同學習需要
教育局發言人指出,今年初推出自願減班,讓學校整體局勢在未來一至兩年穩定下來,讓每區繼續保持有不同種類的學校,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教育局會繼續收集人口數據,與學界研究合適處理方法。
大埔區校長會會長郭永強指出,近年來學生人數持續下跌,令學生入讀名校的競爭相對減少,部分band 2學生亦有機會「擠進」band 1名校,令整體出現「上移錯配」問題。今年初自願減班令部分名校學額減少,正好將部分邊緣學生「下移」,矯正現時「band 2學生讀band 1」的錯配情,但難免令部分學生及家長失望。北區英中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校長劉志遠亦指出,縮班沒有影響學校收生質素,部分無法入讀該校的學生,被區內其他學校以及鄰近大埔和沙田區學校取錄,認為此舉有助「拉勻」不同組別學校收生質素,對整體教育生態而言是好事。
家教會:無法入名校個案稍增
東區家長教師 會聯會主席趙明直言,自願減班令區內英中學額減少,無法入讀心儀名校的家長個案確有增加,但情不算嚴重。他表示,聯會不主張家長為入名校的私利,放棄整體學界利益,又認同「勉強無幸福」。他說:「作為家長,固然希望子女入讀好學校,但在保持公平入學比例原則下,即使學生入讀較低組別的中學,亦無可厚非。」
龍年效應 升中 人數回升
[size=150%]【明報專訊】在「龍年效應」影響下,明年本港升中 學生總數輕微回升,由今年6.05萬人增加至6.18萬人,升幅2.1%。
[size=150%]個別全區學校集體縮班的區別,升中 生人數將回升。以今年減班「減過龍」的葵青區為例,中一學生人數將由今年3691人,增加至明年3812人,升幅約3.3%,令該區明年仍需面對學額不足問題。
根據教育局數字,全港18區中,有13區來年升中 生人數回升。西貢區學生人數將由今年3045人,增加至明年3330人,學生增幅多達一成,屬全港之冠。不過,黃大仙、元朗、離島及中西區和南區未能受惠於「龍年效應」,明年學生人數繼續減少。學生人數跌幅最多的是南區,由2316人下跌至2260人,跌幅2.4%。
2013年再跌 促落實改善措施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表示,自願減班雖初見成效,加上「龍年效應」令學生人數回升,有助穩定中學界。不過他同時指出,2013年中一學生人數將再度下跌,衝擊中學收生。他強調,學界已清楚表達訴求,要求教育局將中一每班人數逐步減至30人,同時紓緩收生問題及配合新高中學制,促請當局盡快落實執行改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