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 小六留意事項

帖子列表  登錄   
小可愛爹 | 2010-11-30 12:14
中英文班「旋轉門」減標籤
(明報)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05:05

【明報專訊】全港中學於今年9月落實教育語言微調政策,推行已近一個學期,《明報》昨日出版的《2011/12升中選校全攻略》,多所中學提供教學語言安排資料,有中學透露,將在明年暑假學期完結後設「旋轉門」,今年中一生升讀中二時,可重選中文班或英文班,以減低分班標籤。
在2010/11學年起,教育局容許學校自行選擇教學語言,並以分班或分科等混合模式實施。學校開設英文班前,要證明每班有85%學生屬於過去兩年派位時排名全港首40%的中一新生。
按成績意願選教語
港島民生書院在今學年起轉以全英文教授主要科目,副校長羅國潤表示,英文科以5班分8組授課,數學、科學等科目設英文輔導班,幫助基礎較弱的學生。他預計首年教學進度較緩慢,務求先強化語文訓練,稍後再追回進度。
聖貞德中學今年起在多數中一班別以英語教授數學及科學兩科,校長劉柏齡說﹕「學生未見有適應困難,接受程度較預期快。」他指出,初中學生完成一學年後有「旋轉門」機制,可再按成績和意願選擇中文班或英文班,避免標籤效應。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亦設「旋轉門」機制,校長鄭德富表示,升班時學校會依照學生各科成績考慮有否需要轉班。
小可愛爹 | 2010-11-30 12:17
九華校友登報反縮班
(明報)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05:05

【明報專訊】繼英皇書院校友、前[url=]天文台
長[url=]林超英
高調反對英皇書院減班後,已表態參與中學縮班計劃的[url=]皇仁書院
,以及即將開校董會討論減班的九龍[url=]華仁書院
,亦有校友公開強烈反對減班方案。其中九華舊生今日在報章刊登廣告(見A19頁),批評學校減班使基層和貧困學生喪失入讀機會,失去「平民名校」意義。
港華校長﹕減班應以自願為首
代表22所傳統名校的補助學校議會主席、香港華仁書院校長譚兆炳指出,議會中暫沒有學校落實減班,他強調減班應以自願為首,但學校會考慮整體大局和視乎個別校情,包括小學生的入學機會率會否因減班而下降。
皇仁校友網上群組反減班
教育局早前向中學公布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簡稱減班計劃)的「升級版」詳情,學校需在明年2月25日前表態參加。多間學校準備在短期內開會商討,但部分名校校友已率先反對。
官中名校皇仁書院的一批校友,近日在社交網站facebook的校友群組上,反對母校參加減班計劃,擔心會削減教學資源。
皇仁書院副校長梁維信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早前開會時已有共識減班,亦有舊生代表表態,校方會在明年初就參加減班發出家長信。他知悉有舊生於網上討論減班安排,「但未有舊生當面向學校反映」,相信舊生尊重校方決定。他又重申,皇仁並非作為其他官中減班的「牽頭角色」。
一批九龍華仁書院舊生、家長或教師今日在報章登廣告,反對校方的中一5班行小班教學,每班人數由36人減至27人,明年中一學額由170人減至135人,「曲線」減班。
九華校長﹕推小班 非縮班
九龍華仁書院校長陳崗回應,未知悉相關廣告,他強調學校不是要減班,而是全面推行小班教學,「當推行小班,又未有興建新校舍加開班別,自然收生少了」。他表示,非常歡迎所有校友提出反建議。
九華校友兼[url=]立法會
議員[url=]涂謹申
表示,相信廣告是部分舊生聯署,對於母校應否減學額或減班,他認為,「母校還母校,感情是深,但也要考慮所造成的社會效果」。
反對母校英皇書院減班的前天文台長林超英昨在網誌中稱,英皇同學會小學家長已去信中西區區議員,反對學校減班。
小可愛爹 | 2010-11-30 12:22
44校自行收生接逾10倍申請 男拔競爭最烈 20人爭1席

2011/12學年的升中選校程序即將展開,逾6萬家長可於明年1月的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兩所心儀中學報名面試。本報統計全港220間中學本學年的自行招生資料,共有44間學校接獲超額逾10倍申請,除傳統名校,在微調政策後成為全英中的地區名校亦競爭激烈。

《明報》今日出版的《2011/12升中選校全攻略》,收錄全港中學的升學資料,其中有220間中學接受查詢時,提供了在2010/11學年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數據,約佔全港中學一半。

地區名校轉全英中 招生理想

教育局容許官津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提供不多於三成學額,以自行取錄中一生,餘下由電腦抽籤作統一派位。數據顯示,本學年共有44間中學於自行收生階段錄得超額逾10倍申請,競爭最激烈的拔萃男書院,更有1000人交表爭50個學額,平均20人爭一席位。不少官津學校都競爭激烈,如伊利沙伯中學便收到732份申請,爭逐43個學額等。

今年9月落實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後,多間地區名校成為全英中,招生情理想。如開英文班的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今年便收到400份申請表爭36個位,平均11.11人爭人一學額。港島民生書院在2010/11學年的自行收生階段增加了24個名額, 交表人數由582增至687份,副校長羅國潤表示,該校實行全英教學後,吸引各區學生報讀,「家長把我們與傳統英中看齊」。

他續稱,學校已改用非競爭式小組面試方式,每名學生都要朗讀文章、有表現機會,毋須抨擊對手, 「學生即使成績好,若表現囂張,也不會獲取錄」。不過,隨整體升中學生人下跌,本學年申請超額10倍的中學數目,由去年51間減至44間,整體升中競爭局面仍有所紓緩。



BSCYL | 2010-12-10 12:32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2261357&extra=page%3D1
BSCYL | 2010-12-10 12:40
直資欠反思 窮尖子望門興歎(呂大樂)

直資學校被審計署批評帳目混亂,引起公眾關注。究竟我們應否以審計署所採用的標準,作為審查各類涉及使用公帑的機構的唯一指引,這並不是一個完全沒有商榷空間的問題。不過,話雖如此,審計署提出批評,相關機構無論如何都應該回應、澄清,把有關的問題交代清楚。

助學金不足 因申請人有限?

有關直資學校帳目混亂的眾多批評當中,其中一點指出,受審查的直資學校用於減免學費或獎學金的撥款,並未有達到規定為學費收入10%的標準。一些學校使用該項撥款不足一半,另外更有學校嚴重撥款不足。這明顯地有違「保證有學習能力的學生,不會因為經濟原因而失去入讀機會」的原則。

有關這一個問題,已有議員及其他社會人士在公開討論中大力批評。

對於上述情況,學校自有一番解釋,而其中一種乃強調撥款不足,非因校方不願減免學費,而是申請人數有限,以至未有全數撥出。學校提出這樣的解釋,有助於澄清它們無意犯上錯誤,同時也表明並非刻意疏忽照顧有財政支援需要的學生。事實上,我也不認為目前的討論應該高度集中在學校管理層(例如猜測個別有關人士的意圖)之上,而是應該藉着這次機會,更深刻地反思目前教育界的一些轉變與作風。

違開放原則 社會流動障礙

對我來說,好些直資學校未有充分運用學校經費,以資助有財政需要的學生,這是一個深層問題的表面「病徵」。真正叫我擔心的,不是撥款不足(因為這大可以根據規則而快速改正過來),而是學校管理層未有深入研究和關注助學申請數目不多背後所說明的問題。

在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有議員批評某些直資學校所辦的是貴族學校,未有充分運用資源去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這些批評所觸及的只是問題的表面現象;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為甚麼有那麼多直資學校校內,竟沒有足夠數目的清貧學生去申請減免學費或獎學金,而與此同時學校管理層又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直資學校校內有清貧學生而未受支援,這是處理失當,不難解決。但假如大部分家境一般或貧困但具備學習能力的學生,因家庭經濟條件而不敢申請入讀直資學校的時候,則是違反了一個「不以個人社會經濟背景為評估標準,純以效績為參考的開放制度」的原則,對社會流動造成人為的障礙。

不打開門戶 欠教育者自覺

這一種障礙並不顯眼,但卻是結構性,令家境清貧但優秀的學生無法憑着個人努力,去爭取他自己最想取得的教育。我想指出的是,很多直資學校自以為門戶大開,來者不拒,但實際上在學校大門前面早已豎起隱形的障礙,令大量論學術表現應可叩門的學生,望門興歎。

更令人擔心的是,好些直資學校的管理層並未看到現象背後的問題,並無嘗試主動外出,發掘家庭清貧的優秀學生,提供財政支持,給他們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本來這既可實現一個開放的、有流動機會的社會的理想,又可為學校建立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環境,擴寬學生的視野與胸襟,理應是何樂而不為。但現實是,很多直資學校的管理層對以上問題,視而不見。而更糟的是,他們根本未有注意到有此需要,不會自覺去打開門户。如此表現反映出他們缺乏作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自覺;他們好像未有認真想過,學校與教育制度應是建立開放社會的重要環節。


撰文:呂大樂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新力量網絡主席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0-12-7 17:53 編輯 ]
BSCYL | 2010-12-10 12:43
男拔接千申請 12人爭一位

  近日直資風波不斷,但未有影響家長為子女選報直資名校的意欲。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中一入學申請上周六截止,共收到約一千份申請,與去年相若。

  校方表示,由於今年該校與拔萃小學脫離附屬關係,故下學年供外校生申請的學額倍增至八十六個,平均十二人爭一個學額。校方將揀選約四百名學生於明年二月進行面試

  拔萃男書院發言人指,今年收到約一千份中一入學申請。該校下學年開設六班中一,每班四十一人,共有二百四十六個學額,當中一百五十個學額供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的小六生「直升」,由於男拔於下學年與九龍塘的拔萃小學脫離直屬關係,只預留十個學額予小拔學生,故外校生的學額由去年四十個倍增至八十六個,換言之,平均十二人爭一個學額。

  據了解,男拔的八十多個外校生中一學額,當中取錄音樂及體育表現優異的學生各佔二十個,另外四十多個則預留取錄學術成績優異的學生。校方將從一千名申請者揀選約四百名學生,於明年二月進行面試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0-12-7 19:37 編輯 ]
BSCYL | 2010-12-10 12:57
一成直資學額倡統一派位
(明報)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審計報告揭發直資學校管理問題後,令社會擔心直資學校「貴族化」。直資中學校監黃英琦昨出席直資學校研討會時提出,將一成直資學額撥作統一派位,為清貧學生保留入讀名校機會,促進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有[url=]教院
學者支持建議,避免長遠直資名校如「割禾青」取錄富有的尖子,衍生社會矛盾。
[url=]立法會
政府帳目委員會下周一就[url=]審計署
狠評直資學校行政、帳目混亂等,舉行第3場公開聆訊,繼續向教育局長[url=]孫明揚
質詢監管直資問題,目前未決定會否傳召被指嚴重違規的4所學校校長。
清貧尖子無錢參加課外活動
針對直資學校的批評,教育學院昨舉行「直資學校管理與政府管治」研討會,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監黃英琦於會上指出,現時有三分之一直資學校前身是津貼英文中學,「這些學校多位於九龍和港島,令新界的清貧尖子難以入讀,也不敢報讀,影響社會流動,即使學生獲獎學金入讀名校,也會無錢參加交流團和課外活動」。
黃英琦憶述,曾和一名港島直資名校學生交談︰「該學生將校內居住西灣河豪宅鯉景灣的同學,稱呼為『基層』學生!」她憂慮直資名校學生背景過於單一,會影響學生發展。她引述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的建議,希望直資學校撥一成學額作統一派位。
教育學院副校長鄭燕祥擔心,直資學費日趨高昂,令家境貧窮的學生[url=]升學
選擇大減,「以往全港約有一成清貧學生,和前[url=]天文台
長[url=]林超英
一樣,憑個人成績和努力考入名校升學,但直資名校除考慮學生成績外,還會考慮課外活動等,清貧學生難與家境富裕的學生競爭」。他支持撥直資學額作統一派位,否則直資名校會如「割禾青」般搶去尖子,窒礙社會流動。
直資會:需解決學費誰付問題
不過,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陳偉佳認為,若要撥出一成直資學額作統一派位,需先解決學費誰付等行政問題。他續稱,現時議會正消化公眾對直資學校的期望,以及審計報告的批評,正與教育局保持溝通,希望在明年2月前向公眾就審計報告作回應。
BSCYL | 2010-12-10 13:08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2258539&extra=page%3D1
BSCYL | 2010-12-11 20:14
http://www.ccsc.edu.hk/
BSCYL | 2010-12-12 21:33
聖保羅收生講座爆滿 直資醜聞無損家長信心


聖保羅書院昨日的升中簡介會吸引逾1500名家長和學生,有家長坦言未受審計報告影響。



審計報告揭發直資學校帳目和行政混亂,但無損家長的信心。直資的中西區傳統男校聖保羅書院昨日舉行中一收生簡介會,兩輪講座吸引逾1500名家長和學生慕名而來。對於被審計報告批評學費減免或獎學金撥款低於學費收入應撥出金額,聖保羅書院校長對指控表示奇怪,強調校方一直與教育局緊密合作,當局事後亦指學校只犯了「輕微技術錯誤」。

2002年轉為直資、去年退出統一派位的聖保羅書院,今年有180個中一學額,約80個預留給直屬小學學生,其餘學額自行收生。在一小時簡介會上,校方除派出通告披露下學年學校預算盈餘為800多萬元外,亦多次向家長表明學校提供學費減免,若學生家庭月入少於1.5萬元,更可獲全免學費。

校長:一向慷慨發獎學金

主講簡介會的校長John Kennard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學校在教育局披露「違規」名單前從不知學校犯規,他對當局處理手法感失望,又表示不明白有關獎學金不足的指控,「學校一向對發放獎學金十分慷慨,亦從未接獲家長投訴」。當局在事發後,已派中西區官員與學校接觸,表示學校「犯了輕微技術錯誤,修正項目便可」。他指今年出席簡介會人數不跌反升,反映學校未有受事件影響。

家長:留意教學質素多於行政


出席簡介會的家長林太坦言,有留意校方在學費減免的安排,但未有受審計報告影響報讀心儀學校,「反而最擔心統一派位派錯了,會預先為兒子報讀4間直資」。林太又說,從網上資料已可了解學校教學方向,出席簡介會是希望留意教職員的熱誠,「試過有教職員態度惡劣,一定不會報讀,親身體驗比看報告更重要」。

家長關先生認為,每間直資學校也有自己的難處,「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官校津中也可能犯錯」,他說審計報告指的多是學校內部行政,但家長相對較關心學校教學質素。



聖保羅書院校長John Kennard向家長強調,學校向來努力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未能入讀,只要學生附合資格便獲發獎學金。

6/28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