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emummy | 2021-02-22 12:17 |
Quote:YmOra 發表於 21-2-22 12:11 都唔一定,我哋一留班就要同樣面對。 |
saetang | 2021-02-22 13:29 |
Quote:nicolemummy 發表於 21-2-22 12:17 我地如果留班就解決了 |
nicolemummy | 2021-02-22 13:56 |
Quote:saetang 發表於 21-2-22 13:29 我喺度諗,留班至 2024 DSE 都未必一定係好事,因改革首年,新課程有機會出現混亂,學校老師可能需要時間 ... |
nicolemummy | 2021-02-22 15:16 |
nicolemummy | 2021-02-22 15:18 |
新科同中史有好大關連![]() |
saetang | 2021-02-22 15:29 |
Quote:nicolemummy 發表於 21-2-22 13:56 一定混亂。 大家都明新科既重點,不是從通識壓縮到50%時數再濃縮的那1/3,而是1/3香港國安,和1/3中國時 ... |
nicolemummy | 2021-02-22 15:46 |
Quote:saetang 發表於 21-2-22 15:29
但新改革唔止「通識」一科有變動,中、英、數都有變動,故唔知考核重點或模式等又會否有不同 ... |
nicolemummy | 2021-02-22 15:47 |
nicolemummy | 2021-02-22 15:50 |
[i=s] 本帖最後由 nicolemummy 於 21-2-22 15:51 編輯 [/i]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869376?lcc=at
中文科DSE四卷擬「合併」為兩卷 取消口試及聆聽卷以「回應業界訴求」
▲ 據當局建議課程及考評改動方案,中文科文憑試聆聽及綜合卷(卷三)及說話卷(卷四)料成歷史。(資料圖片)
教育局今日(2日)公布高中4個核心科目課程及評估改動方案,除披露通識科改革方案細節,亦公布中文科公開試卷別料由4變2,擬取消聆聽及綜合卷及口試,僅保留閱讀卷及寫作卷。
據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去年9月提交終極報告,建議檢視中文科考核模式,包括但不限於刪減、精簡或合併口試及聆聽考試卷別。
教育局今日向全港中學發出通函,公布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轄下4個核心科目委員會訂定的課程及評估改動方案,指「為回應業界多年的訴求,以及為師生創造空間,照顧學生多樣性」,將「重組、合併、優化」中文科公開評核。
當局擬將現時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4份卷別「合併」為兩卷,將取消聆聽及綜合卷(卷三)及說話卷(卷四);諮詢文件指出,學生在中文科以至其他不同科目的課堂及全方位學習活動中,已有不少口頭匯報或答問/討論機會,「故取消卷三和卷四不會影響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
諮詢文件亦建議將說話能力的評估融入校本評核(SBA)「閱讀匯報」內,並佔「一定分數」,解釋學生在熟悉的環境可不受他人影響,在教師的指導和充足準備下,既能發揮得更好,亦可減少操練。
當局建議只保留閱讀卷(卷一)及寫作卷(卷二),其中寫作卷擬增設「實用寫作」,令該卷考時增加45分鐘,至2小時15分鐘。
局方指,中文科課程及評估「優化」後,料可釋放的課時概念上約為50小時;整體4科可縮減約250小時課時,詳情即看:【下一頁】
有關通識科改革細節及新科目名稱建議,詳情即看:【下一頁】
教育局今起向學界進行為期1個月的問卷調查,並將交予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轄下的4個核心科目委員會考慮,如方案獲接納,最快今年9月在中四級起實施。
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轄下核心科目委員會建議中文科公開評核模式 |
nicolemummy | 2021-02-22 15:54 |
[i=s] 本帖最後由 nicolemummy 於 21-2-22 16:14 編輯 [/i]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869290?lcc=at
通識
教育局今日(2日)起就高中4個核心科目課程及評估改動方案,向學界展開1個月諮詢,最快在2021/22學年中四級起實施。局方首度披露通識科改革細節,提供5個新科目名稱供學界選擇;課程原有6大單元將改為3大主題;課時減半後,涉及國情教育的學習主題佔約三分二課時;公開試卷別料2變1,擬刪去卷二「延伸回應題」,並增加短答及多項選擇題。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於去年9月提交終極報告,教育局其後於去年11月公布改革高中通識科,並於今日向全港中學發出長達45頁通函,涉及學校問卷調查及4個核心科的課程及評估改動方案。
面臨大幅改革的通識科,教育局在問卷提供5個新科目名稱諮詢學校意見,包括「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與文化科」及「社會教育科」,學校亦可自行選填「通識教育科」以外的其他建議。
通函指,通識科在3年高中共佔250小時課時,6大單元佔168小時、「獨立專題探究(IES)」佔82小時;隨著部分課程內容及IES被刪去,總課時將大幅減到130至150小時。
局方羅列該科課程建議主題與學習重點,改為3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各佔45至50小時課時,「學習重點」包括香港回歸歷程及總體國家安全觀等。
相比通識科原有課程,「今日香港」及「現代中國」僅各佔一個獨立單元;原有「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內容被完全刪去;餘下的「全球化」、「公共衞生」及「能源科技與環境」單元不再列為獨立主題,部分內容滲入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當局亦在問卷諮詢學校,是否同意將主題3部分課題,以「逐年輪換」方式作為公開評核範圍。
通識科改革課程建議內容
至於新增的內地考察以「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為主題,則佔10小時學習時數,但不涉公開試。

通識科改革後的文憑試(DSE)成績評級將簡化為「達標」及「不達標」。目前通識科兩份卷別考試時間合共3小時15分鐘,當局擬刪去卷二「延伸回應題」,改為只設一卷,考試時間減少1小時,至2小時15分鐘,原有的卷一資料回應題將佔全卷7成分數,新增的短題目及多項選擇題(MC)佔3成。
教育局在通函提供「重新冠名科目」的公開試試卷樣本題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