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批評爭議聲中 馬斐森任港大校長(社評)

帖子列表  登錄   
elbar | 2013-10-07 10:20
劉細良專欄:香港與香港大學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07/18452756





■港大不是獨立於香港的存在,教授們痛心新校長欠學術地位之際,請反省自己又做過些甚麼。

港大選出英國醫學教授馬斐森當新校長,似乎傷害了港大「知名」教授們自尊心,有人喊出「HKU Deserves Better」口號,看見他們痛心疾首,搥胸頓足之表現,我見猶憐。

HKU Deserves Better!多漂亮動聽的口號,但回心一想,是誰令百年學府發出異味,變成一個中式醬缸,出現大學為取悅國家領導而進入戒嚴荒謬事呢?當百年學府成為政治侍從,這是集體墮落,是精英知識分子集體墮落。如此中式醬缸,為甚麼大教授們認為還可以吸引世界級學者來淌這渾水。

一如當打之國際球星,會甘願放棄英超、西甲、德甲、意甲四大聯賽,將如日中天的黃金歲月奉獻予黑哨充斥之中國超級聯賽嗎?中國頂尖球會頂多會吸引到顛峯已過、名氣與實力早已不符的夕陽球員。

呢一班教授圍起個圈自吹自擂,認為風景這邊獨好,以港大身為中國第一學府之名,全球傑出學者應趨之若鶩,這是一廂情願。學術歸學術,沒有甚麼大中華概念供炒作,以為染紅就可以令外資基金追捧,如此心思、如此水平,枉為學者。杜奧巴、安歷卡來中超逛個圈賺人民幣當然樂意,荷李活明星妮歌潔曼來剪剪綵,當然沒問題,但要她長住內地到橫店拍劇?才不會。

命運共同體

香港大學不是獨立於香港的存在,當教授們痛心新校長欠學術地位之際,請反省自己為Hong Kong Deserves Better做過甚麼,不是HKU,當香港整體環境,包括自由、人權、法治、民主都呈現倒退,政治干預學術,一線教授為政權充當政治打手時,你們為香港做過甚麼?當梁振英上台一年來多次做出損害香港核心價值之事,各位教授,特別是支持梁振英的盧教授,你們為捍衞香港價值,為爭取一個更合理、更公平的政治制度做過甚麼?

當香港人也得不到應得的政治、社會及文化權利時,香港大學必然與香港一起倒退。當內地進入狂熱毛澤東個人崇拜,延安文藝路線定於一尊時,難道北京大學教授們還會有百花齊放的學術黃金時代嗎?當警察早已打壓異己,政治滲入執法,縱容青關會打壓法輪功,無理阻撓示威群眾表達意見時,他們將自己一套搬入港大校園,習以為常,天經地義,大學還有尊嚴可言嗎?你們過去十多年為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又做過甚麼?

當香港整體也失去了meritocracy,無恥政客不理民意繼續做局長時,香港大學為甚麼可以獨善其身呢?今次選校長是香港集體命運之縮影,知識分子如有反省,在辱罵新校長為五無時,想想自己,為香港爭取應得的,做過甚麼!香港大學與香港,是命運共同體來的!


劉細良



elbar | 2013-10-07 12:13
港大校長三強之一來自史丹福

http://news.mingpao.com/20131007/gnd1.htm


香港大學唯一校長候選人、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醫科及牙科學院院長馬斐森成功當選,卻遭重量級教授炮轟「無夢想」也不曉中文。有校內人士質疑,今屆遴選委員會僅能從3名未如理想的校長人選中選1人,與上屆選出徐立之時有數名「重磅」學者供選擇大相逕庭,坦言對今次遴選感失望。

被質疑欠「重磅」學者供選擇

不過,另一名知情人士指出,今屆將校長人選名單由500人篩剩3人的物色委員會成員,成員包括港大司庫周文耀及3名講座教授,包括謝賞恩、支志明和王于漸,均為有分量且十分獨立的人士,「不能質疑他們的決定」。知情者又指出,最終在校長候選名單上三選一的遴選委員會,成員大都是「民選」產生,具獨立性且不會受擺佈,「如(學生會主席)鄧日朗及(校友代表)文灼非,叫他們選出不合心意的人,他們怎會睬你?」認為外界指港大為免新校長有政治包袱、故意選外籍人士擔任校長的說法不成立。

據了解,今屆校長物色委員會最初訂出500人候選名單,其後篩剩百餘人,最後選出3人供遴選委員會選出一人,但一旦該人選不能出任校長,則整個選校長程序要推倒重來。據知,3人中,除馬斐森外,其餘2人為美籍華人,均懂中文,當中1人來自史丹福大學;惟兩人分別因年逾60及學術地位不逮而落選。該知情人士指出,若3人分量相等,懂中文的華人應較理想,但實情是馬斐森較適合當校長。

然而,一名12年前有份參與校長遴選的校內人士指出,當年校物色委員會的候選名單上,有不少有地位的學者,最後選出7、8人予遴選委員會揀選,該委員會將一名具分量的學者列作首選,次選是治療愛滋病權威何大一,惟兩人均無意出掌港大,最後由排第3的徐立之頂上。徐立之是國際知名的基因專家,他獲選為校長後,港大內外均有深慶得人之感。該校內人士質疑,為何今次校長遴選程序,沒重量級人馬供遴選委員會選擇,坦言令人感到失望。



elbar | 2013-10-07 14:25
三無校長(徐傑昌)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006/00184_031.html


天水圍的南亞裔人士到深水埗找份送貨工作,老闆一看,先問對附近街道熟悉嗎?求職者支支吾吾;那你就是無知喔!再問廣東話如何,求職者更加支吾;不太會講吧,那你就是無能!最後老闆自己下定論,求職者旨在討生活,志在找份工,不過為自己,不是為舖頭長遠發展。於是求職者在無知、無能之外,更罪加一條無心。

深水埗石油氣店華人老闆如此請人,民間還容易理解;高等學府聘校長,居然有人沿用如此心態衡量,不過自視學府為深水埗舖頭。所謂三無,校長如果能換個國籍便統統解決,不外一言以蔽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平機會搞了幾十年,有無改善種族歧視,看特區知識分子言論便知。

大學校長最需要的兩項技能,一為學術成就,一為行政能力,兩項技能跟語言、地域無關。特區大學校長之所以不好當,因為回歸愈久,發展方向愈模糊。知識分子以國家為己任,便看重跟內地接軌,要搞好行政;可又看重大學國際排名,不得不搞學術,偏偏內地國情始終跟國際價值背道而馳。說發展,要往何方發展?老外校長學術成就鎮不住本地教授,但基本政治手腕嫺熟,回應問題真箇無包袱,所謂模棱兩可換個說法也就是具備不偏不倚的能力。

民間看學府,看學生多過看校長,既期望大學生有傳統學術風骨,又要有創新意念,一面要大學生着重學業,一面又希望大學生多關心社會、時事。回歸之後,大學無法避免政治議題,前任校長請辭已是前車之鑑, 現在聘新校長,怕也要選個能應付政治問題的。


徐傑昌



elbar | 2013-10-08 09:04
盧寵茂:港大有人勝任校長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008go03.html



港 大 學 者 盧 寵 茂 批 評 , 港 大 未 有 先 在 港 物 色 校 長 人 選 , 對 本 地 學 者 不 公 平 。

  香港大學候任校長馬斐森上周於爭議聲中獲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委任,以「無知、無能、無心」形容馬斐森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盧寵茂昨接受電台電訪時,對新任命三歎「無奈」,不諱言港大有人能勝任校長,但港大未有先物色本地學者,認為做法不公平,又指不能因馬斐森是外國人,而事事遷就。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則強調,根據既有程序選出校長。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醫藥及牙科醫學院院長馬斐森上周五會見教職員、校友及學生,並獲校委會一致通過委任為新校長,但不少教職員及校友會後炮轟馬斐森未夠資格做港大校長,包括身兼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的盧寵茂。

  身處海外的他昨接受電台電訪,強調以校友立場發表「三無」言論,亦非針對或排外,只認為馬斐森對中港關係及矛盾欠認識、不懂中文、對香港欠承擔感,「不能因為他是外國人,就容許慢慢學。」

  他三度以「無奈」及難過形容新任命,認為「若人選未符合做校長的要求,不應太快下決定。」他指,港大有人可勝任新校長,但物色委員會未有先在港物色人選,是不尊重本地學術界,對本地學者不公平,「即使要吸納海外人才,質素一定要更優秀。」他強調,校長要帶領學校未來五年發展,但馬斐森多方面未達標,對港大是很大打擊。他未有透露遴選時的投票意向,但指對新校長人選態度始終如一。

  外界將港大現任校長徐立之與馬斐森比較,認為後者學術成就較遜色,難擔大旗。宣布委任當日,馬斐森接受傳媒質詢,不斷為其解圍的校委會主席梁智鴻昨亦透過電台指,不懂評論兩人學術水平,強調物色委員會有三名高級教授,均通過推薦馬斐森,等於認同他具一定學術水平。

  他又透露,港大透過獵頭公司進行全球招聘,篩選出六十人名單,再從中挑選十七人會面,才向校務委員會推薦最終人選,是按既有程序、少數服從多數原則選出校長。

  另外,港大校友對馬斐森的評價好壞參半。聽眾校友陳先生認為,兩年前「八一八事件」嚇怕本地學者,不敢應徵校長,贊成馬斐森出任新校長,認為可避免港大「染紅」。另一位聽眾陳先生就質疑,馬斐森是否有能力令港大每況愈下的世界排名,再度攀升。



elbar | 2013-10-08 10:05
盧寵茂:港大內有合適校長人選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8/18454346





盧寵茂

多名港大重量級教授批評候任校長馬斐森「未夠班」,本身是校長遴選委員會委員的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昨首次間接承認投反對票,並指港大校內都有合資格人選。

盧寵茂上周五以「無知、無能、無心」批評馬斐森,本報昨問及他會否辭職以表不滿時,他稱「我冇講過」。身在外地的盧昨接受商台電話訪問,就三無指控昨出解釋,他強調並非歧視外籍人士。他指出,無知是指馬沒有本地知識,無能是指他不會中文,無心是指他對香港沒有情感。他稱是以校友和職員作出批評,「我唔係想搞亂大學,唔係企圖製造混亂」。

有傳盧寵茂是遴選委員會11名成員當中,唯一對馬斐森投反對票,盧以必須保密為由不予證實,但表明言行一致,「只可以講我盡咗自己責任,我做嘅嘢、我講嘅嘢,由始至終都係一致」。


梁智鴻

梁智鴻:馬斐森有心嚟做

盧寵茂對馬斐森獲通過委任,感到無奈,「最大反應係本地(教授)好唔公平」。他指本地有合適人選,三度強調「港大係有咁嘅人」,正如中大校長沈祖堯也是港大畢業,「有少少羨慕中大,佢哋能夠唔喺佢哋嘅人入邊,培養出好人才出嚟」。他接受本報查詢時,拒點名合適港大人選。

身兼遴選委員會主席的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在同一節目稱,物色委員會在獵頭公司180多名推薦名單中,面見17名人選,最後推薦一份名單給遴選委員會,他不證實是否三人名單。對於盧寵茂批評馬斐森「無心嚟做」,他為馬護航,「我覺得佢係好有心嚟做」。據了解,雖然港大已通過委任馬斐森,但仍要待他正式接受。

港大職員協會主席陳捷貴稱,港大理學院院長郭新都是國際級學者,有資格問鼎校長,首席副校長錢大康和本身是醫學教授的副校長譚廣亨,也有人贊同做校長;另有港大人士認為,論學術地位,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也合乎出任校長資格。但據悉物色委員會沒考慮港大學者,錢大康也無應徵。



elbar | 2013-10-08 12:29
Interesting(陶傑)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陶傑/art/20131008/18453784


港大聘請英國人做校長,掀起教員的種族仇恨,紛紛質問港大的遴選委員會:港大有那許多中國人在,為什麼要聘洋人?

問題就出在「明明有那麼多中國人在,為什麼一定要聘用洋人」這個謎了,不但港大的種族主義教員想知道,全世界也想知道。

譬如中國有十四億人口,一支十一人的國家足球隊、明明可以聘中國人做教練,不知何故,二十年來,請來請去,都聘用西方的白種人。

最近這位白人教練,洋名卡馬喬,來自西班牙,如果「由四十三萬人口的英國布里斯托市空降一個英國人來香港,做七百萬人的香港的大學校長,簡直是笑話」,西班牙人口只有四千萬,中國人口十四億,更是一個國際笑話。

還有廣州的「恆大足球隊」,明明廣州人口有中國人二千萬,一支城市足球隊,都請來了白種人馬爾切洛、里皮、盧卡斯、巴里奧斯、達里奧.孔卡、埃爾克森,每個白種人身價在六七百萬元歐羅以上,皆出任前鋒、左翼、中鋒,比起中國球員,優越不知幾多等。

最近,請來洋人主攻的恆大隊,還擊敗了大和純種的日本隊,不但洗雪了日軍當年侵略廣州的國恥,對於日本妄圖染指尖閣列島,應該也有點阻嚇力。

如果說請一個英國人來做校長,是侮辱了港大,那麼有沒有發覺,上由中國國家隊、下至廣州恆大,還有大陸大城市裏的五星級外資大酒店:萬豪、喜來登、Novotel、Sofitel,你一住進去,就發覺難怪一塵不染,賓至如歸,地毯上沒有糞溺,原來總經理必定是從英美瑞士派來的西方白人──中國人其實絕不介意自我侮辱。

既然大陸中國人不介意,我不明白為何港大那幾個教員介意。香港大學本來就是英國人創建的,而且教出了一個顛覆大清中國政府、由英國人康德黎輔導、仿效美國共和制的超級洋奴孫中山。Put it this way,香港的納稅人,應該不會介意香港大學多受一點侮辱。

中國的富豪高官家長,以子女進英國牛劍為光榮,難道中國的北大清華低等?我不知道,如同世界上無正常人能明白:十四億人口,除了外聘洋人,就是找不到一個合格的中國人教練。Well, so interesting。


陶傑



Marco-ma | 2013-10-08 13:44
盧寵茂對馬斐森獲通過委任,感到無奈,「最大反應係本地(教授)好唔公平」。他指本地有合適人選,三度強調「港大係有咁嘅人」,正如中大校長沈祖堯也是港大畢業,「有少少羨慕中大,佢哋能夠唔喺佢哋嘅人入邊,培養出好人才出嚟」。他接受本報查詢時,拒點名合適港大人選。

~ 會唔會係佢自己想做校長呢....:wahaha:.


JP | 2013-10-08 15:31
Quote:elbar 發表於 13-10-8 10:05
盧寵茂:港大內有合適校長人選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8/18454346
點解"港大內有合適校長人選"不應徵校長?

elbar | 2013-10-08 17:24
洋人校長 政治產物(王俞)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008/00176_092.html


泛政治化是惡菌,哪處感染了,哪處就步向衰亂。要數眼前的例子,第一個是香港,第二個可能是香港大學。

港大找來白人學者當新校長,鬧得滿城風兩。有人不明白,這名洋教授明明學術權威比不上前人,甚至比不上傳聞中的競逐者,為何能屏雀中選,成為大學未來五年新當家?政圈耳語謂,不就是港大泛政治化的惡果。

負責遴選把關的港大校董會主席梁智鴻打滾政商界多年,怎會這般大意,自製炸彈而不自知?有說,「金刀梁」這次其實是受人所託,替港大開刀,醫治校園日趨政治化的痼疾。明知華人學者難洗親北京原罪,明知本地薑教授難抵民間政治壓力,明知港大舊人難以扭轉校內泛政治風向,在外頭找個老外回來就最好了,一切回歸學術,一切回復制度,下次再找北大人移駕主禮,單是少了「親中」、「媚共」的指控,已耳根清淨多了。

所以,新校長說,在港聯繫薄弱,是其強項,此話沒錯。以後再鬧出學生抗議風波等,他大可執正來做,義正詞嚴,毋須畏首畏尾,像前任般又要道歉,又要讓步,又要急流勇退。這種白紙一張的政治履歷,更方便日後行事,自然成其獲青睞的最大強項了。當然,老外身份也是強項,大學生英語水平下降,以後不會動輒被人要求公開辯論、當面對質。

至於港大幾名舊人教授對新校長發炮,有人說成「梁粉」軍團發難,則未免太小看港府最高層了。若是要動老外校長,也不是等到現在,難道港府在遴選委員會內連一支針也沒有?港大舊人躁動,炮火相向,有些是從個人利益出發,港大醫學院內藏龍臥虎,見老外同行爆大冷跑出,固然心有不甘,想推倒重來。至於另外一些,不能說完全沒有政治目的,但不是為推翻新校長任命,只是為磨平新校長棱角,當家的愈是弱勢,日後愈容易左右也。


王俞



elbar | 2013-10-08 17:24
吳志森﹕反對洋人當校長的深層原因

http://news.mingpao.com/20131008/fac1.htm


英國腎科專家馬斐森獲委香港大學新任校長,引起激烈反應,前所未有。更前所未有的是,異見並非來自學生,而是鮮有對大學校政提出反對意見的資深教授,有些,更在大學高層佔有重要位置和決策權力。這種角色倒置的怪異現象,惹人側目,更令人費解。

在新校長會見港大師生校友,再由校務委員會投票通過任命的前一刻,港大的大教授們突然發難,在報章撰寫長篇文章,公開對媒體發言,盡數這位洋人教授種種不是:學術水平不足,資歷不夠,國際經驗限於非洲,對香港、中國和亞洲,根本一無所知。

在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馬斐森的委任後,醫學院外科學系主任,也是遴選委員的盧寵茂醫生,罕有地對媒體發出短訊,直指馬斐森「無知、無能、無心」,任命「是對港大以至整個香港及中國的侮辱」,這些重話,出自這位德高望重的換肝專家之口,而且更是衝將來需要緊密合作的候任校長而來,有義無反顧豁出去的味道。港大資深教授連珠炮發齊轟新任的洋人校長,背後究竟醞釀怎麼樣的風暴,還有什麼後續發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反對理由 非常值得商榷

姑且不去猜測大教授們反對洋人校長的動機,細看他們的反對理由,非常值得商榷。就以盧教授指洋校長「無知無能無心」的「罪名」來說:「對香港,對中國,對亞洲無經驗、無認識,是為無知」「不懂中文,不能與香港以至內地社會各界溝通,是為無能」,如此說來,來自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的國際知名學者,無論學術地位多高超,行政經驗多豐富,也都是無知和無能,沒有資格做港大校長?如果不揀洋人,選個黃面孔的華人好了,即使是國際知名的華人學者,他們自幼在英美接受教育,中文能力和對香港的認識都是有限公司,也未必符合盧教授提出的嚴格標準。用簡單的排除法,別無他選,港大校長,只能由香港懂中文的黃面孔華人擔任了。

不是說香港是國際都會?香港大學是國際大學嗎?原來一切都是講了就算的假話大話空話。在大教授們的眼中,港大校長的位置,對不懂國情的洋人來說,是高壓線,是禁區,不得越過雷池半步。

如果通透港情國情,人們也許明白大教授們反對洋人當校長的深層原因。日前,香港7間大學的校長齊集北京,一字排開與黨和國家領導人拍標準照,聆聽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訓話,叮囑香港高校肩負起愛國愛港、教書育人責任……

在西方,校長與政客的平起平坐,人民對學術地位崇高國子監祭酒的尊崇,與對政客的鄙夷,成強烈對比。設想一下,日後大學校長又被召上北京聽訓,領導人親切會見,對大學校長交付重要政治任務。華人校長心領神會,一聽就明,不懂中文,不認識國情,不掌握微妙中國式潛規則的洋人校長,是否很礙事,也很礙眼呢?


2/3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