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修數學出路

帖子列表  登錄   
YolandaTam | 2020-05-19 12:55
Quote: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0-5-19 12:40 好有heart的年青人….
.
BTW, 你女操開邊套M2書?

佢就係做 CS Lee. 呢本書, 超深:omouth:

stillgood20 | 2020-05-19 12:57
Quote:YolandaTam 發表於 20-5-19 12:02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0-5-19 12:03 編輯

多謝你。
Good!
另外, UST 在year 2, 有Bsc Data Science & Technology 可選擇.

我囝係DSE語文未達3, 讀Asso.
本來想轉UST. 但只係Data Science, 只收UST校內生. 或year 1.

所以, 計劃盡快讀完degree,
如果可能,考慮再修UST/CU master in Data Science.



YolandaTam | 2020-05-19 13:38
Quote:stillgood20 發表於 20-5-19 12:57 Good!
另外, UST 在year 2, 有Bsc Data Science & Technology 可選擇.

你家年輕人都好努力 :good: 其實而家啲年輕人比起我哋當年絕不遜色,只係人各有志吧了。

Charlotte_mom | 2020-05-19 14:07
Quote:YolandaTam 發表於 20-5-19 12:55 佢就係做 CS Lee. 呢本書, 超深

請問,知道呢本得嗎?
334758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没有帳號?註冊
YolandaTam | 2020-05-19 14:35
Quote:Charlotte_mom 發表於 20-5-19 14:07 請問,知道呢本得嗎?

[i=s]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0-5-19 14:35 編輯 [/i] 唔好意思,唔清楚喎,我女未到做 Mock 卷階段。

stillgood20 | 2020-05-19 17:01
Quote:YolandaTam 發表於 20-5-18 11:08
謝謝回覆。佢中四咋,仲有時間,我多口問下啫。
佢 心儀嘅係 UST BSc QFin, 如無意外 A1 會揀呢科,佢好鍾 ...
我老婆同學嗰囡, UST BSC QFin畢業.其實, 好一些畢業生也是去教書. 而, 政治取向.
又係失去朋友, 而弧立.

而Risk/ Stat. 可以不用選.無咩用(個人理解)
特別是stat. 好無意義一科.
跟數學的關係脫曬節.

ANChan59 | 2020-05-20 09:58
Quote:stillgood20 發表於 20-5-19 17:01 我老婆同學嗰囡, UST BSC QFin畢業.其實, 好一些畢業生也是去教書. 而, 政治取向.
又係失去朋友, 而弧立. ...

[i=s]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0-5-20 10:39 編輯 [/i] 有一個好低調的網友跟我分享過,一般人成日以為讀科學,統計學冇前途,原因是個個人都只看學士學位畢業生出路。如果去到博士畢業,就有完全不同的出路,政府,公營機構及大公司都有類似 Scientists, Statisticians嘅職位,起薪點及頂薪點都唔錯。 我現在跟網友私聊時都會提醒家長,有些學科知識係要上研究院才有機會發揮,不能只看學士畢業冇前途。現今世代,我跟兒子講得好清楚,學士學位只係以前的中學畢業,因為整體時代進步了。 不少後生仔女還停留在畢業搵工,挣銭,研究院被國內學生讀了,十年二十年后,香港的年輕一代工種更狹窄,只能接受.騰籠換鳥的現實。 不要誤會大學不太收本地學生讀研究院,大學傾向收多些本地學生,但申請人數跟國內人數相差好多倍,香港學生成功率比較國內學生高三至五倍,但數量上還是太少了。 香港學生及家長傾向現實及短視,喜歡碩士 taught program ,很少會去試 MPhil,然後上 PHD ,再過一代之後(25年),我們整體的學識及高階思維水平會被更多國家及地區超越! 你細囝有興趣 Data Science ,目標可以定高一點,不要學士或者碩士止步。兒子見到Data Science 有前途的,他傾向實戰經驗為主,他的拍檔是lC Data Science 博士后,帶他入門十分重要,他以 Domain Expert 為主軸,Big Data AI 作 enabler。

ANChan59 | 2020-05-20 10:19
Quote:kaion 發表於 20-5-18 01:08 出路睇自己
數學呢類科問題係兩樣

你的分析我都好同意,因為身同感受。 兒子在QFin上遇到困難,因為攞咗 好多exemption,所以成日越級挑戰,課程要自己把關及很難讀到一些有興趣及重要的科目,加上數學是跟香港及國內高手競爭,原來他們不會跟工程及BBA的數一齊讀,是跟讀數學主修的數學,攞3.5絕對不容易。他當時是可以避開部份高手的,但自己鈡意的科目,就只能迎難而上了。 他走到了你的第二點,做了四份Intern,有MNC,公營機構及Consultabcy,加上一個 Wall Street 的培訓機會,是可以洗底的。他終極洗底是以最短時間考完兩個專業試,現在冇人睇佢嘅學士成绩,因為現在搵他的全部都係 head Hunter ,有少少議價能力。 我再補充多兩點: 3。就算喜歡數學,語文水平也要提升到一定水平,只靠數學及科學成積是不夠的。 4。現在好多公司費事化時間比較不同學校,不同學科的不同等級的差別,第一輪多數是性向測試,GPA略低都可以反攻的。但沒有第三點,條路就難行好多!

ANChan59 | 2020-05-20 10:21
Quote:YolandaTam 發表於 20-5-18 01:53 thanks, 睇嚟數學仍然係水泡之選。 咁請問 UST Bsc Math & Econ 又如何?

一句忠告,不要被水泡兩個字誤導了,入學分數較低,不等同這四年容易過,不等同順利畢業,小心謹慎。

ANChan59 | 2020-05-20 10:30
Quote:YolandaTam 發表於 20-5-18 11:08 謝謝回覆。佢中四咋,仲有時間,我多口問下啫。 佢 心儀嘅係 UST BSc QFin, 如無意外 A1 會揀呢科,佢好鍾 ...

你談到 chur,大學是另一種社會生態環境,為了 chur 將四年的黃金歲月提早結束,預早進入職場明爭暗鬥? 是得?還是失?他要自己思考多一個層次。如果還是喜歡 chur ,就去試吓。 當時,小兒已經辦妥科大入學手續,因為中大遲咗一個星期通知,他立即轉左去中大 QFin。雖然捐咗了二萬多俾科大,但換來一個較人性化的學習環境,我絕對支持!

3/20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