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醫學院今年DSE收生分數

帖子列表  登錄   
Augesttime | 2023-09-15 10:01
Quote:Dylanli2017 發表於 23-9-15 09:36 好簡單,你叫一個考4a*既去考同樣科目dse,睇佢拎唔拎到4科5**。如果dse 取4,5科5**是咁容易,你就會係新聞 ...

dse無得隨意地去考,都要學校肯配合先報到。見:https://www.hkeaa.edu.hk/tc/HKDSE/admin/exam_reg_fee/exam_registration/private_candidates/entry_qualifications/ 正如無人早讀ib攞45分,又是否“證明” IB都係極其艱難嘅公開試? 明明你地就講緊ib係易㗎嘛,咁就唔成立啦。 ib都有應考的限制,就係不能自修亦需夠16歲。 咁推算又唔係太好。

Augesttime | 2023-09-15 10:11
Quote:Dylanli2017 發表於 23-9-15 09:36 好簡單,你叫一個考4a*既去考同樣科目dse,睇佢拎唔拎到4科5**。如果dse 取4,5科5**是咁容易,你就會係新聞 ...

當然叫4A*去考dse未必攞最高等級。反之亦然。 每個考試都有唔同出題嘅style,都要時間熟悉,亦未必啱考生本身思考模式。咁比較又唔係太好喇。 考開港式英文去考Alevel一樣未必明白題目嘅意思。考開外國英語表達方式的,遇著港式英文寫法,亦可能影響/左右了思考。呢d都係客觀的觀察來。 而資優生考咗又考到,唔一定要上報紙。呢d係學校和學生雙方協商。可能喜愛低調,唔一定喜歡打卡和滿足於報導的讚美。 大家始終沒法得知真實係點,就唔好爭拗吧。

Augesttime | 2023-09-15 10:15
Quote:nhi 發表於 23-9-15 09:15 Band 1學生考一個试拉curve, band 2學生再加部分band 1學生考另外一個淺些少的試同樣拉curve.
2個system的 ...

你最後所講的,真係認同之至。書中自有黃金屋呢個根深蒂固嘅過時想法,現今其實可以有個新說法,但人偏偏因為感覺良好或者環境所限而盲目追求。 sigh.....

Dylanli2017 | 2023-09-15 10:31
Quote:Augesttime 發表於 23-9-15 10:01
dse無得隨意地去考,都要學校肯配合先報到。見:https://www.hkeaa.edu.hk/tc/HKDSE/admin/exam_reg_fee/e ...
如果理科做份past paper就check到成績啦。如果DSE咁易,照計4萬幾考生唔會得4個狀元咁少. 香港點計2000幾人考都有20幾個IB狀元。不過好記得IB量寬果2年,好多人話唔關量寬事,IB學生質素高,130個狀元正常。
Augesttime | 2023-09-15 10:36
Quote:nhi 發表於 23-9-14 17:00 一開始跟predicted grade, 狂派CO/SCHOLARSHIP, 放榜完高UMS, 但可能己經無位!
你去the student room 睇, ...

你所講呢點就是non jupas的風險,唔系必定係以成績為唯一考量。 就算考ucas 考美國大學,都係行“攞confirmed/conditional offer”呢款入場制。 就咁睇就似要提早準備人嘅成長發展,show出自己的attribute,大學再揀人。大学點揀法,年年負責揀嗰d人又未必同,該年競爭“指數”又難預料。大家都講“天時地利人和”。攞唔到CO,都冇計。 大家都想公平,即係天秤唔好過份傾斜係啱嘅。但好多時人就會無意間將天秤推向自己近一點,都係人性來。 的確見呢d考試能力次一些但有幸入到的學生,係咁甘心。又倒轉可唔可以話攞唔到interview/co的,前期耕耘唔夠突出,俾其他人嘅能力次一些呢? 人地都可能會咁諗的。 但大家都管唔到大家嘅想法。 明知non jupas非以成績為唯一考量,就應該早早耕耘portfolio先係穩陣d。 至於scholarship,多好少好都係好聽嘅,我都覺。而又唔係特別叻都有,又講唔通,我都覺。 咁如果真叻,拎著4A* 100ums都係得2萬幾,但dse就多好多又唔通去比較下去? scholarship係一份認同,金額多少就看開些,可能學生都係咁睇,只系外面的大人肉緊。 孩子人生仲有好長,好多唔公平,就等佢地自己舒解,都係成長的一部份。 我地做家長喺呢個位都做唔到d咩。大學收生都要多樣性。大家傾下呻下不礙事,唔好勞氣。

Augesttime | 2023-09-15 10:39
Quote:Dylanli2017 發表於 23-9-15 10:31 如果理科做份past paper就check到成績啦。如果DSE咁易,照計4萬幾考生唔會得4個狀元咁少. 香港點計2000幾人 ...

狀元就係通材,點解唔諗係學生由細讀書時偏科或者無科科都融匯貫通的結果?

Dylanli2017 | 2023-09-15 10:42
Quote:Augesttime 發表於 23-9-15 10:11
當然叫4A*去考dse未必攞最高等級。反之亦然。

每個考試都有唔同出題嘅style,都要時間熟悉,亦未必啱考 ...
唔認同反之亦然。不過,見慣呢類答覆,都是每種試適合唔同人,冇得比較。君不見每年去英國讀2年再經non jupas返香港讀既人何其多,千辛萬苦又要使錢去考個同樣難度既試,真是難為佢哋:joyous:
Augesttime | 2023-09-15 10:53
Quote:Dylanli2017 發表於 23-9-15 10:31 如果理科做份past paper就check到成績啦。如果DSE咁易,照計4萬幾考生唔會得4個狀元咁少. 香港點計2000幾人 ...

更加要觀察的是: 某部份能力高的學生走咗去其他學制,少咗通材唔係無可能。拿~ 130個或者 幾百個榜眼係咪勁,我自己心中又唔係咁睇。真叻同積優,甚至將勤補拙,都係唔同層次,但講到非100% paper考試都可以同分的。我唔想貶低任何去參與遊戲的學生。 諗返dse個個話難係中文呀!通識呀! “難”係相對的. 一個人弱就要佢去做就更係難啦。教改做得差,課程做得唔好,就難去教得精,學得醒,讀得有趣。都可以係一個“果”來, 自不然師生家長都揀走偏科而過關。我係欣賞通材,dse狀元榜眼呢d,我真心欣賞亦僅此到呢嗰level。 大家討論的可貴之處,就係從發言中找出可見的更多角度,再發展下去。 平常心態,勝者為皇,敗者為寇,入唔到就係入唔到。真係好想入,就再考過,無計。

Dylanli2017 | 2023-09-15 11:03
[i=s] 本帖最後由 Dylanli2017 於 23-9-15 11:04 編輯 [/i] Quote:Augesttime 發表於 23-9-15 10:53
更加要觀察的是:
某部份能力高的學生走咗去其他學制,少咗通材唔係無可能。拿~ 130個或者 幾百個榜眼係咪 ...

呢d說辭已經聽過好多,你下次再發明d新野寫下:wahaha: 睇下可唔可以增加多小小說服力

Augesttime | 2023-09-15 11:08
Quote:Dylanli2017 發表於 23-9-15 10:42 唔認同反之亦然。不過,見慣呢類答覆,都是每種試適合唔同人,冇得比較。君不見每年去英國讀2年再經non jup ...

唔好誤會,我都唔覺得去一個圈再返來就一定係勁咗。我見㗎! 老實,我地望就幾拾幾拾個咁入,但失敗咗搏衰咗而消失咗的都非非非常之多。只好咁諗,只要無predicted 4A*都冇得見,certify死亡都唔少打擊。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dse都還可以搏到最後一關appeal。 有時咁諗啦,人地去讀一轉唔一定只搏返來hk讀醫,報外國大學都好嘅。又再俾多個可能性就係滿分/高分都係可能化作虛榮或者滿足感,無得阻人咁諗。dse攞33或 34 out of 49好遠,但3A*1A out of 4A* 好近, 42/45又好近,遠好近好都係個人感覺。個人選擇。 真係唔好糾纏呢d,知吓傾吓就好。

33/46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