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修數學出路

帖子列表  登錄   
ANChan59 | 2020-05-20 10:36
Quote: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0-5-19 10:48 可以去 ibank 設計d 雷曼債券、牛熊証 果d derivatives 咁掛.....
行頭點都闊過齋數啦
...

你指讀完 undergraduates 就可以做到?不是起碼有個 PHD 加十年八年經驗才可以? IBank 好多產品是在其他地方設計,買得好,再轉香港 localise and validate ,然後在香港「益人」!

小鹿揀學校 | 2020-05-20 11:00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0-5-20 10:36
你指讀完 undergraduates 就可以做到?不是起碼有個 PHD 加十年八年經驗才可以?

IBank 好多產品是在其他 ...
出隻滙豐ELI 或 阿李爸爸 牛證 要 十年經驗 PhD 計價?
這一刻有幾多間ibank 出了幾多千隻這類産品?
香港那來這麽多十年經驗PhD?


stillgood20 | 2020-05-20 11:03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0-5-20 09:58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0-5-20 10:39 編輯

有一個好低調的網友跟我分享過,一般人成日以為讀科學,統 ...
說的對.一步一步來.
找對方向.
現在世界已是終身學習,
而且學習方法隨時代變化.
又跟社會發展配合.

再者,更加要鼓勵年青人,
對知識追求.
努力向上.

ANChan59 | 2020-05-20 11:54
Quote: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0-5-20 11:00 出隻滙豐ELI 或 阿李爸爸 牛證 要 十年經驗 PhD 計價?
這一刻有幾多間ibank 出了幾多千隻這類産品?
香港 ...

可能我哋讲紧不同的层次,你的说法是一些已经行之已久的旧产品,变成 daily routine. 我讲的是全新的金融产品,是要鉆研开发的,还有法规及监管部门的通过,说服HKMA等监管机构都不容易,很多这方面的专才是博士后,或者是大学教授。

YolandaTam | 2020-05-20 12:16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0-5-20 10:30 你談到 chur,大學是另一種社會生態環境,為了 chur 將四年的黃金歲月提早結束,預早進入職場明爭暗鬥? ...

佢中學已經明爭暗鬥啦:igiveup: 佢對上莊 exchange 亦全無興趣,連宿舍都唔想住。 可能睇見我當年搞莊加拍拖搞到要 defer, 怕咗啩。

b3410 | 2020-05-20 12:17
Quote:ANChan59 發表於 20-5-20 09:58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0-5-20 10:39 編輯

有一個好低調的網友跟我分享過,一般人成日以為讀科學,統 ...
請問讀純理科,是否去英美大學深造會有更多機會?還是留在香港讀本科,post graduate 去外國讀?
ANChan59 | 2020-05-20 13:45
Quote:YolandaTam 發表於 20-5-20 12:16 佢中學已經明爭暗鬥啦 佢對上莊 exchange 亦全無興趣,連宿舍都唔想住。 可能睇見我當年搞莊加拍 ...

唉,中學已經搞到咁,可惜。

ANChan59 | 2020-05-20 13:51
Quote:b3410 發表於 20-5-20 12:17 請問讀純理科,是否去英美大學深造會有更多機會?還是留在香港讀本科,post graduate 去外國讀? ...

你的問題嘅看法有不同考慮方向,純理科只是一個學位,抑或是入研究院的踏腳石,是有不同考量的。 又例如財務上,興趣上考慮,如果有興趣的研究方向在海外較多空間及指導教授,出去會更好發展。如果只是一個學位,不如在香港讀。

kaion | 2020-05-20 15:06
Quote:b3410 發表於 20-5-20 12:17
請問讀純理科,是否去英美大學深造會有更多機會?還是留在香港讀本科,post graduate 去外國讀? ...
去外國有幾個好處1: 外國讀書真係易d,我係外國讀,客觀講外國學嘅嘢係淺過香港
你睇英國名校牛劍以至普通學校例如manchester liverpool,讀理科都會有20%以上first hon
係香港好少有呢個數,而香港三大充滿大陸狀元,外國其實唔多 (外國大學傾向收外國考試多過高考,本身已經個pool已經細好多)

2: 外國科研機會多特別係美國
香港唔係冇,但位置唔多而且要讀書好好先有機會,有好多大陸尖子有呢個phd移民夢會同你爭機會
係外國讀書一來本身機會多d,二來本身讀書冇香港咁chur
客觀講,如果一個教授想搵second up以上嘅學生做research
英國你只要唔係考得太差都有second up (90%+學生second up)
香港要考得好d,做到top 40%

唔好嘅地方主要都係貴同埋唔係真係好多人咁講海歸返香港有著數
總體來講亞洲普遍競爭比英美澳加激烈
而如果讀理科為咗讀上去要好好諗清楚路唔易行

youma | 2020-05-25 22:49
Quote:stillgood20 發表於 20-5-19 17:01
我老婆同學嗰囡, UST BSC QFin畢業.其實, 好一些畢業生也是去教書. 而, 政治取向.
又係失去朋友, 而弧立. ...
Risk/ Stat 怎會無用?

熱門工種 AI / big data/data science/ data mining / deep learning 等, 其實都是以stat 做基礎, 當然包括好多programming and math.


Risk management 其實也是讀stat. 主要在finance and insurance 應用.


i-banks 請quan trainee, 主要看stat 各科成績. 在香港, 讀QF/RM 同學的相關stat/risk man 科目較多, 成績通常較好, 所以成功率比較高.

;-)




4/20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