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bar | 2013-10-04 16:38 | 
| http://news.mingpao.com/20131004/gfa1h.htm 八大資助院校的清貧學生明年可申請資助到海外交流,最高金額為1.5萬元,預料最少1200名學生受惠。試驗計劃為期2年,申請門檻與申領須入息審查的學生資助及貸款資格相同,學生可向所屬院校申請,院校會跟據交流地方、學生的經濟情等因素,決定資助金額。 試驗2年 門檻與學資相同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鄭維新昨日表示,全球化是未來的大趨勢,學生應該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文化、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但不少院校均反映,有學生因為無法負擔遠赴海外的交通及生活費用,「特別是清貧學生最需要(資助)」,期望今次的試驗計劃有成果,可向政府爭取更多資源,幫助更多學生。 最快明年春季可獲資助 計劃由教育局、教資會及資助院校三方合資,該一次性撥款達1800萬元,教資會建議院校每名合資格的本地學生可獲得最多1.5萬元資助。 申請資格與申領須入息審查的學生資助及貸款資格相同,不論學生獲批全額或半額資助,均可申請海外交流資助,但資助金額由所屬院校決定,準則包括交流地方、學生有否獲得其他獎學金及其經濟狀等。院校將於未來數月公布計劃細節,最快明年春季到外地交流的本地生可獲資助。 浸大教務長蘇國生對計劃表示歡迎,他指1.5萬元雖未能資助學生到歐美地區交流,但大學本身亦有提供一些資助計劃,只要雙管齊下,學生有機會到離港較遠的地方交流。「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只要政府和大學兩方面配合,可以推動到更多學生參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