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sir | 2012-06-13 00:34 |
[i=s] 本帖最後由 jeffsir 於 12-6-27 01:21 編輯 [/i]
見到有好多家長都話黃永樹,馮晴好谷,個人認為從來沒有不勞而穫,想有好成績,就自然要付出.多練習才易上心,呢樣我是認同,正如好多家長幫子女報讀很多不同的課程,難道就不算苦了子女嗎!?...但此點相信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學校及家長,都想子女學生,識多D,打好基礎,有好成績. |
k_lego | 2012-06-13 00:52 |
每個人睇法唔同 亦唔係個個小朋友受得...... |
SCKnight | 2012-06-13 09:13 |
[i=s] 本帖最後由 SCKnight 於 12-6-13 09:13 編輯 [/i]
我隔離屋個小朋友喺馮晴讀初小,每日嘅功課一啲都唔小。講緊都七、八份。 但亦識人喺宣道轉去馮晴讀得好輕鬆,我諗都係相對嘅!最緊要小朋友接受倒! |
HaYi | 2012-06-13 09:15 |
我想是谷的方式問題, 而不是谷不谷的問題 例如公文式, 以大量重覆, 學習量多去令小朋友操到做題快而準, 成績是好, 但此不是個個家長會接受, 小朋友亦不是個個可以以此模式學得好. 或以活動/ project 形式, 以多角度帶領小朋友先體會, 後掌握, 再實習而記住所學, 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學得更快更好. 此時教高左一級, 外面家長可能都以谷來形容學校的成績, 但同上面的谷方法好不同. 所以我想著眼點不是 "谷不谷", 而是"如何谷"的有效的迷思... |
犖犖 | 2012-06-13 09:43 |
我看到「標籤」兩字,以為樓主不認為呢兩間學校「谷」,原來我表錯情。 接受「谷」就無野好講;唔係太接受,講兩句呻吓都好正常丫。 |
jeffsir | 2012-06-13 13:54 |
mokchingyin0910 | 2012-06-13 14:53 |
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能力,七八樣功課有人很吃力也有人很輕鬆:thinking:
|
rainbowcov | 2012-06-27 10:12 |
黃永樹有教育中心的, 放學後可以留下做功課, 不過我想講黃永樹升中好, 都幾主要係因為課外活動原因. |
jeffsir | 2012-06-27 10:52 |
rainbowcov | 2012-06-27 11:13 |
當然都會有是校內成績好而入的, 其實點解你選呢間學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