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面試表現更重要 拔萃女小學戴何天美校長

帖子列表  登錄   
Sindy | 2006-03-27 12:11
huitung,
其實好多人都係一試既心態............大多數人既心聲吧了..


Quote:
judy 寫道:
Sindy,

你連時間都對埋,你都算犀利。

我和大女去過,大女入幼兒時,我受一些書本之影響,將孩子送入一個托兒機構,每天就只是玩,也没有甚麽中英數之分,成績表上是這樣的:能從1數到10,能分辨红色、黃色...。

我去in之前一年,刚好轉公司,上司見我冲茶拖地都幾勤力,同我講:我同XXX都熟嘅,我帮你寫封信,睇吓有冇帮助,就帮我寫一封。

In 那日,我有带信去,但後来都没拿出来,我並不是考慮公平公義之問題,而是怕如果女兒如果凭此信入去,怕紧不上(後来我才知收到上司介紹信的,大有人在,好似没有一個入到)。

In的那天,時間是中午12時30分咁上吓,阿女入去,我两夫婦紧張到不得了,既希望他被取錄,又驚收咗讀唔上,直至阿女出来,才如释重負,感覺上,是in 了很久。我記得那個中午,我们吃得很多很多。

阿女入唔到DGS,但就入到很好之学校(我也見到有很多批評),老实說,我常引他為傲。那麽,入不到DGS會不會有點遺憾呢?真的有一點,尤其是看完DGS Girl歌剧之表演,我和阿女都不得不承認入唔到是件憾事。


我係第二次去啦,第一次果時,所有人鬧既野,都係而家既一樣...in得短啦...睇背景啦....,所以第二次去特別留心,睇佢比左幾多時間我女,同埋都去過一次啦..所以一d都唔緊張,我並唔覺得遺憾,因為我都係一試既心態,但雖然係咁,我都想玩好一個遊戲,所以樣樣都做到足.........<<<其實做到足左,人地唔揀我女,係佢損失......所以沒有好大仇恨....亦都無葡萄酸


critor | 2006-03-27 12:16
Vernique2005,

說起生字,我想很多考過 SAT 和 GMAT 的人都領會到,就是除非自己是美國仔或者ABC,否則很多生字根本摸不着頭惱。對所有想入美國大學的外國人來說,不是不公平嗎?


judy | 2006-03-27 12:52
Quote:單以入大學的學生數目,定一間中學成敗,可能唔係咁公平


對,身邊的朋友,没有一個有錢而入不到大学的!

國際学校比本地学校優勝之處,不是平均,而是容許差異。

壹週刊訪問陳文岩,陳文岩回港大教書時,探訪男拔,希望将幼子送入,點知校長講: “陳教授,依家男拔己没有精英教育了。”,吓到佢急急將幼子送入山頂之德瑞,聽陳文岩介紹,當時港大教書,月入二萬,但德瑞之学費要五千多。他的兒子是超級資優兒,二十七岁己是劍橋之最年輕院士,在德瑞超過幾次班,陳文岩說,如果在本地校,教師最多當多了件唔使教的。

一两年前,留意到香港的國際学校成績,比起英國的,領先十多百分點,曾在此處交流,有家長指出咁樣compare唔公平,應私校對私校才合理。

但無論如何,領先十多百分點並不是特别標青之成績,以本地学校来說,一般私校之平均banding,應比津校高出30-40%。如果見到國際学校之考生拿到很多A,很多B,也不是甚麽值得太高興的事,去年英國有記者讓兩個拿A考生考過去之試題,結果全不合格,牛津劍橋已計劍自己出卷考試,因A,B大減价,讓英國学生好似successful in achieving an overall high but quite even academic performace among all of their students了。

primary2006 | 2006-03-27 15:03
Hi Sandy

我贊同你所說,不過就有小小修改:-

所以我去報學校時,係抱著,我想黎睇下你間學校係點既,合唔合我心水,合唔合我囡囡眼緣....睇下你地覺得我女係唔係你地杯茶,唔係咪算囉.......大把人想飲我女杯茶.....hehehehehe

我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他們獨特的,優異的地方,每間學校及有心的家長都可以成功栽培出社會未來的棟樑...

校長撰學生之餘,家長和小朋友亦同時可以撰學校,無需妄自菲薄.

Quote:
Sindy 寫道:
所以我去報學校時,係抱著,我想黎讀....睇下你地覺得我女係唔係你地杯茶,唔係咪算囉.......大把人想飲我女杯茶.....hehehehehe

Sindy | 2006-03-27 15:51
去得就當係我杯茶架啦..........所 以跟住係睇人地囉.......唔係睇小自己,差d自大添呀:-D

Quote:
primary2006 寫道:
Hi Sandy

我贊同你所說,不過就有小小修改:-

所以我去報學校時,係抱著,我想黎睇下你間學校係點既,合唔合我心水,合唔合我囡囡眼緣....睇下你地覺得我女係唔係你地杯茶,唔係咪算囉.......大把人想飲我女杯茶.....hehehehehe

我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他們獨特的,優異的地方,每間學校及有心的家長都可以成功栽培出社會未來的棟樑...

校長撰學生之餘,家長和小朋友亦同時可以撰學校,無需妄自菲薄.

Quote:
Sindy 寫道:
所以我去報學校時,係抱著,我想黎讀....睇下你地覺得我女係唔係你地杯茶,唔係咪算囉.......大把人想飲我女杯茶.....hehehehehe

critor | 2006-03-27 16:44
There are altogether 5 United World Colleges in the world. Li Po Chun United World College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above all. In 2003, 3.3% of its students got full marks in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Examination, as compared to 0.2% world average. 100% of its students were granted a Diploma. The world figure was 87.4%.

What do I want to prove? Hong Kong students have better academic results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uppose that I put DGS in UK. Given the % of students getting an A or above in HKCEE, DGS would rank 44 among all state and independent schools. Again what do I want to prove? Are students in UK smarter than those in Hong Kong? The figure obtained from Li Po Chun suggests the contrary. A sensible deduction is therefore: The exam results from the 2 systems are not directly comparable – Different syllabuses, different exam questions, different marking schemes, and different candidates. A student with 3 A's in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may not be better than another one with 2 A's in a local school.

For the best school in UK, 97.1% of its students had an A or above in GCSE in 2003. How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s in Hong Kong? I have lost all my data, but was under an impression that the result was not as good. Please correct and supplement as necessary.

Quote:
judy 寫道:

一两年前,留意到香港的國際学校成績,比起英國的,領先十多百分點,曾在此處交流,有家長指出咁樣compare唔公平,應私校對私校才合理。

但無論如何,領先十多百分點並不是特别標青之成績

leehoma001 | 2006-03-27 19:29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CherylMommy | 2006-03-28 01:55
拔萃女小學老師:基準試近滿分

A very encouraging result indeed.

基準試兩女狀元幾近滿分
6月 12日 星期六 03:30 更新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剛公布的語文基準試老師語文水平下降令人憂慮,但名校拔萃女小學兩位英語科老師卻成功在四千五百名考生中突圍,五張考卷奪得幾近滿分的成績,成為女狀元,其中一位女狀元梁婉瑩老師說學英語除了多聽多讀及看西片時盡量不要看字幕外,在聆聽一卷更自創特別速寫法,以單字母把要點記下來。



  本地土生土長的梁婉瑩,九十年代初畢業於香港教育學院,主修英文,完成三年制的教師證書課程後,再到澳洲攻讀小學教育課程。在基準試的五份考卷中,除寫作及課堂語言運用取得四點五至五級外,其他三卷均取得五級最高成績。

  她說要練好英語一定要多聽、多寫、多讀﹕「在日常生活要多點接觸英語,好像我去看西片,會盡量強逼自己不去看那些中文字幕,因為只顧看字幕翻譯的話,我便不可以專心聽演員表達電影的內容。」她說多看英語劇集及閱讀英文報紙,對提升英語水平有莫大幫助。

  梁老師在應付聆聽考試時,自創一套特別方法,可讓準備應考的老師參考﹕「我記得有一題的答案是enhance cultural awareness,但當時不夠時間全寫,只寫下了e, n, c, u, w 幾個英文字母,方便自己記憶,便答下一題,最後才填回那題答案。」

  梁老師說,校內有不少從美國、加拿大等地回流的老師,多點與他們交談也可令自己的英語不斷進步。

  梁老師的要好同事,從小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完成大學課程才回港當老師的顧慧怡,也成為基準試女狀元。顧老師說應考前沒有操練,抱平常心應試的她,除寫作一卷取得平均三至五級外,其餘四份卷也取得五級成績。

  是次語文基準試的聆聽及格率與去年相比大幅下滑一成八,兩位狀元老師異口同聲指出死因﹕聆聽的說話內容速度之快,實在令她們吃不消。

  梁老師說﹕「應付聆聽試時感到很大壓力,因為速度實在太快了,我的心跳不斷加速,做完第一頁時我在想﹕自己的英語是否已經退化,跟不上速度﹖但我已寫得很快了。」

  曾閱讀去年試題的梁老師,希望教統局可以統一試題的難度。她說﹕「今年聆聽的速度便比二○○三年快了很多,我希望當局所訂的水平每年相若,不要令教師無所適所。」梁老師同時希望教統局可以在試題上給予更清析的指引,特別是指正文法錯誤的部分。顧老師指中小學老師所教的課程不同,所以分開中小學試題會較好。
Darth | 2006-03-28 02:44
Quote:

A student with 3 A's in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may not be better than another one with 2 A's in a local school.



點為之 "better" 先?

將有不同背景因素的數據,互相比較,根本沒意義。

最近看過一本書,其中一部份,講到在學習上,一般分兩種態度 :(1) 著重performance 的 --- 即要看 gradings;(2) 著重 learning 的 --- 即主要以學習為先。

有 studies 反映出,一般看重 learning 的學生,比看重 grading 的學生,學習得更開心,更主動。

國際學校一般都主要著重 learning,唔係話佢地唔理 grading,佢地都有 evaluation,有 test,但係個作用係去評估每個學生的進度。真係上到中學,先會把重點方多一點落考試,公開試。

簡單的說,國際學校從少強調 learning;主流學校強調 performance (grading),從少為考試操練。

我自己就反而覺得,在國際學校,可以比主流學校學得更廣。在於我來說,這就是 better。

而且,講真,hkcee 有幾難?如果肯比少少心機,拎三幾個 A ,有幾難?( 10 A 就真係難,要勤力之餘,我覺得都要有少少運氣),好多學生考得差,都係一個字 --- 懶。

其實知識真係好難 "量化",選擇邊種學校,好睇 (家長) 個人喜好,同其他客觀因素。我個人覺得,每間學校,每種學校,都會有出色的學生。


ChiChiPaPa | 2006-03-28 09:42
如果家長可以在課程上話事,一定不會設計一個主要用來銜接本地大學的中小學課程,而是一個可以和國際知名大學接軌的課程,無論是IB課程,或是應考英國的會考。

真是不知道新的334課程的學歷如何得到國際認可,課程又如何和歐美學制接軌。

國際學校的課程一般較主流學校的課程更適合升讀國際知名大學,學生能夠得到更大的發揮。

相信引入IB課程是知名的主流學校保持它們的吸引力的其中一個方法。
17/19
首頁|前頁|下頁|尾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