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資優可以訓練的嗎?

帖子列表  登錄   
小袓 | 2004-11-14 10:53

Quote:現在人人也提倡早期教育, 但一歲可以說出26個字母和三歲才懂,又有甚麼分別?



Totally agree!!!!!!!

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 & Hawking Stephen都無接受過早期教育,但佢地智商高達200!!!!! :-o
小袓 | 2004-11-14 12:21
yyyy
我的想法與你相似,資優是天賦。

人類在出生時,腦袋內所儲有的腦細胞數目及腦部的型態,足以影響那人於日後的成就。

所謂早期教育、後天培養,其實只能為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幫助他們發揮�開發已有的腦細胞。但,此舉並不能增加腦細胞的數量改善及其生長型態,所以,上述已說明,早期教育及後天培養並不能打造資優(天才)。

作為家長,我的教育理念是讓孩子在愉快及良好的氣氛下學習,發掘他的興趣,加以培養。我想,灌輸做人處世的經驗及應有的正確態度,比任何東西都來得重要。

還有,假如小孩真正資優,其實早於微時經已有跡可尋。根本不需要刻意發拓。 :cheeze:
Sindy | 2004-11-14 13:02
性格係根據環境,待遇...............而從少慢慢形成的,我諗唔多唔少都會多一份自信心的

唔知哈佛劉亦婷果本書
hrsccky | 2004-11-15 12:52
現今教育界普遍認同以多元智能理念去界定資優生的特性,資優生是可以在不同的領域突顯其資優的特質。比方說,有些資優生會比同齡的學生有較高的智商(IQ=〉130),或在學業上有卓越的表現,或有傑出的領導才能;另一些可能在其他方面,如藝術上或運動上有優越的表現。其中傳統智能(數理、語言智能)是可以量化的,測驗量度方式亦經過幾十年的應用,廣爲認同和採納;其他包括視覺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體運動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人際關係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及個人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及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暫時未有普遍認可的測量方式及標準,還靠老師、家長的細心觀察。

資優=成績好?成功?富有?幸福?
答案是:NO!
雖然資優被定為130或以上,但絕不等於資優生一定與成功、富有、甚至幸福等同。資優(gifted),按有神論者的話講就是上帝的賦予,對社會來説是一筆天然資產。做家長的是要好好利用它,是他們成材,為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他們天資聰穎,理解迅速,思維敏銳(在某一領域尤其突出)。有這樣的基礎,引導他們努力向上,再有良師(未必名師)指引,就會有所成就。而所謂家長指導,就是在EQ,FQ等方面留意小朋友的發展,使他們在成就之前首先“成人”。否則,天資用錯地方,或受情緒困擾,對家庭來講就是負擔,對社會就是一種浪費,甚至負債。

了解資優:
資 優 使 心 智 與 生 理 年 齡 的 發 展 產 生 不 同 步 , 由 於 與 生 俱 來 的 卓 越 認 知 能 力 及 強 烈 的 內 心 反 應 造 成 內 在 經 驗 及 醒 覺 性 與 眾 不 同 , 智 能 越 高 , 不 協 調 的 程 度 就 越 顯 明 •

資 優 的 獨 特 性 會 令 資 優 人 士 的 處 境 更 脆 弱 , 所 以 在 管 教 , 學 習 及 輔 導 他 們 時 更 顧 及 這 種 不 協 調 發 展 的 特 徵 來 訂 定 改 善 的 目 標 , 才 能 幫 助 他 們 得 到 最 佳 的 發 展 •

由於資優兒童的「成長時間表」可能跟其他小孩不同,在一般成長和學習環境中不一定會如普遍人所預期般成就特出,甚至可能出現困難。
他們也有和普通孩子一樣的須要。

他們也需要在以下幾方面的關心和照顧:

健康
情緒及社交
學習需要
心靈的渴求
作獨特貢獻

若資優孩子未及早被評估,他們的資優特性易被誤解, 培育方法亦未必切合他們的需要, 因而容易做成缺乏自我認識和自信不足。 由此可導致親子或帥友關係出現問題, 生活欠成功感 。




2/2
首頁 | 前頁
.
Powered by Baby Kingdom
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