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ey | 2007-01-22 19:41 | 
| --- 轉載  --- 您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裡,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牠,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請牢記以下五個快樂的小秘訣: 1.不要存有憎恨的念頭 2.不要讓憂慮沾染你的心 3.簡單地生活 4.多分享 5.少欲求 | 
| ak25 | 2007-01-23 09:53 | 
| 真是要學懂沈著面對逆景, thanks. | 
| NKW | 2007-01-25 14:21 | 
| Hi, Zoey 感謝妳時常給予我們鼓勵, 和幫助我們一班"無知"的小一家長. :adore: | 
| joyhc | 2007-01-25 14:34 | 
| DEAR ZOEY & 菲媽 看了你的分享和其他的經驗,令我獲益良多,我的女兒現時才剛剛上一年班(亦是民生書院),我亦像文章中的要求高的媽媽一樣,對於分數十分緊張,但我現時正在學習放鬆些,因為我都想同我的囡囡能夠共同有個愉快的童年記憶,雖然現時尚未控制得很好﹗但我會努力的。 很高興能夠認識到你們﹗ 謝謝﹗ :oops: Quote: 菲媽 寫道: Zoey, 多謝你的分享. 明天派成績表, 希望大家看看以下的文章. 記住: 分數之外,孩子要走的路,還很長................... ************************************** 一位移民美國三年的女孩,因為家庭因素又回台灣讀高中。 每次成績單帶回家,母親就盯著英文這一科,並露出非常不滿意的表情。 幾次下來,母親按奈不住的說:「我花那麼多錢,讓你到國外讀,現在怎麼英文連八十分都考不到呢?妳在學校是怎麼混的?」 女孩非常難過,她的英文在聽、說、寫三方面確實比同班同學好很多,但考試就是考不過同學,她很討厭學校那一大堆的考卷,她更討厭選擇、填充。 有一次,分數考得有點離譜,母親竟氣得揍了她,她覺得非常沒面子。 為此她悶悶不樂好多天。終於她帶小抄應考,希望分數好看一點,讓母親開心,但她失風了,被老師發現而記了一個小過,女孩痛哭流涕,她恨英文,更怕媽媽那扭曲變形的臉。放學時,一臉茫然,不知如何回家面對媽媽! ■考試考幾分? 四月三日晚上,一位男孩從紐西蘭掛出一通台灣付費的國際電話,電話一接通,男孩先開口:「爸爸,沒錢了。」中年男子急促且大聲應答著:「錢!錢!錢!考試考幾分呢?」男孩緊接著說:「四月七日就要註冊了!」 中年男子不耐煩的回答:「好啦!好啦!」雙方就此掛斷了電話。 是工作的機緣,讓我聽到以上的對白,當時心性受到極大的波動:那父親為什麼接到遠方兒子的電話,沒有欣喜的感覺,卻以一種應付的態度來打發孩子?為什麼聽到兒子沒錢,爸爸不心急呢? 為什麼父子間沒有問好寒暄,互相關懷對方呢? 最親密的父子之間竟表現不出一點親情! 難道父親賺錢給孩子用,孩子用功以考試分數回報,就是親情的表現嗎? 實在把我這顆對數字沒概念的心給弄模糊了! 或許我太在乎彼此的感覺吧! ■零分背後 一位中學生拿了一張「零分」的考卷給媽媽簽名,那孩子的母親仍保持著笑容說:「兒子呀!你就是這麼乖,老師說要蓋章,你就一定會拿來蓋章。你是個好孩子!」 而後、她問兒子題目難不難呢?兒子竟說:「不難呀!因為老師說:『考卷寫好可以去打籃球。』以我的速度,寫好了,球場必定已客滿了,所以我只寫了名字就去打球了。陽光又好,球場上那時只有我一人,好愉快喔!反正考卷一定會發下來,回家再寫也是一樣。」 媽媽終於明白零分之後的另一段插曲;兒子不在乎當時的分數,認為只要事後弄懂題目即可。真是灑脫! 這是源於他媽媽常說的「事後把考題全弄懂,跟考滿分的人一樣棒。」 的觀念,在這個家只有包容與讚美。 兒女們經常把學校的大小事帶回來與爸媽共同分享。 有一次姊姊數學只考八分,氣得不想讀普通高中,想轉到高職去。 媽媽說從前大專聯考,被錄取者也有人數學是個位數的。只要有分數就有希望。 女兒在媽媽的鼓勵下,八分、十六分、逐步的往前進,終於在高三下學期初就甄試上了大學。 ■少一分,敲一下頭 班上另一位高材生就沒有這位小孩這麼快樂。 高材生常為九十九分而悶悶不樂。因為他的媽媽是個完美主義者,常說:「你怎麼這麼笨呀!幫你溫習了一晚,還如此粗心,掉了一分。」 少一分,回家可是要被敲一下頭的。 並且一百分與九十分所領的零用錢相差好幾倍! 再說聯考,差一分說不定就輸了幾個人哩! 孩子在這家中難得有笑容。全家的情緒與孩子的分數息息相關。 ■最後一名,好棒 一位功課老是掛車尾的小學二年級學生,有一天,拿了一張九十分的小考考卷,興沖沖的跑回家告訴媽媽。 媽媽開心的 把它框起來,掛在客廳。 晚上,一向成績很好的姐姐問弟弟:「班上有沒有人考一百分呢?」 弟弟回答說:「好多人呀!」 姐姐又追問他,有沒有人九十分以下呢? 弟弟笑著說:「沒有啦!」 姐姐暗自好笑,原來弟弟是最後一名呢! 父親出差回來,看到弟弟的成績,開心的說:「我的兒子進步好多!」 奶奶每天飯後,看著九十分的考卷就露出滿足的笑容,親朋好友來了,就讚美這孩子。這個男孩子覺得日子過得好快樂,好有成就感,開始每天更用心在書本上,功課扶搖直上,令同學刮目相看,老師也為之震驚,為何一個老是掛車尾的孩子竟突然力爭上游? 今日的台灣,如果家有在學的孩子,分數就常會影響著家庭的氣氛及親子的關係。 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心情,不受分數影響的人很少。 但分數真有那麼重要嗎? 分數之外,孩子要走的路,還很長................... | 
| Zoey | 2007-01-25 17:04 | 
| NKW & joyhc, 多謝妳們願意看, 也願意分享妳們的感受 ;-) ! 其實我們每人也在學習中, 所以希望這些可以作為大家 (包括自己) 的一個警惕及安慰. By the way, 我女兒真的很喜歡學校, 跑跑跳跳好幾年, 仍不亦樂乎 :-P , 可以開開心心, 充充實實的上學, 很安慰了! 希望妳們小朋友也喜歡學校, 喜歡學習! 大家傾下講下訴下苦, 時間便會過得很快 :-P ! | 
| joyhc | 2007-01-26 12:31 | 
| DEAR ZOEY 很高興有你同菲媽這些前輩在這裡分享經驗,我在此都有一些問題請教: 1) 我囡囡現時只是一年級,但都成日講些同學間:誰人喜歡誰人,誰人又喜歡誰的事,整天一講起這些事,就顯得十分興奮,我有制止過她,同埋給她一個正確的信息,但是又不可以完全唔俾佢講,因為怕太多的制止,會令她日後唔想同我分享,我想問:我的囡囡是正常的表現嗎﹖我可以點做啊﹖ 2) 可以怎樣提高她對英文的興趣呢﹖ 謝謝﹗ :adore: | 
| Zoey | 2007-01-26 14:06 | 
| joyhc, 記得我女小一時, 一樣有同學說喜歡誰喜歡誰的; 有一次, 唔記得是甚麼日子了, 家長同小朋友都在課室, 放學時, 有位男同學走來我身邊, 跟我說大個要娶阿女, 聽到不知好氣定好笑 :-P ! 這位男生, 小一後轉到去另一間 top school, 之後有時問起阿女, 已經連他的名字也記不起了 :lol: . 其實若阿女跟我說, 學校有人講起邊個喜歡邊個, 我會好樂意聽她的, 唔會抗拒, 亦會問下佢自己的感覺, 其實藉此亦可以更了解自己小朋友的想法, 這樣才能更適當及自然地加上自己的感覺及經驗, 若能帶出現階段友誼更可貴的道理便更好了! 我女也有不少很 friend 的男同學, 這其實亦可訓練他們正常的社交. | 
| 菲媽 | 2007-01-26 17:35 | 
| 大家好, 我也很開心能在此和大家分享, 其實最值得開心是小朋友在你身邊講述自己的事, 但切勿加太多負面評語( :oops: 我們父母就是最難做到這點), 否則她們下次不敢再說, 所以我很同意及讚賞Zoey的做法, 先用心聽, 再慢慢引導. 孩子很快便長大, 願我們趁現在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 要好好珍惜每一刻! 以下一篇文章, 可能大家曾經看過, 我很想和大家再次分享------共勉之. :wink: -------------------------------------------------------- 孩子的童年是不能重來 叫不動的孩子---------- 是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 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 老三出生時,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 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 傷心,老二就叫「中寶貝」, 老大叫「大寶貝」, 還有一個是「老寶貝」, 他們都叫我「媽咪」,並且他們給我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 「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嗎, 像小時候一樣?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 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 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 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 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 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 「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 父親 說:「週末吧。」 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 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 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 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 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 但是,明天又明天, 這明天一直沒有來。 孩子長大了, 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 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明天再說吧!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 時間的質比量重要 , 就是所謂的 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 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 道生博士(Dr. James Dobson) 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家庭的基督教領袖, 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 有一個人去吃牛 排,等了半天,餓極了, 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 「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 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 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 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 就認為他會滿足了。 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 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他。 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 問他「今天過得如何?」 他只會說「還 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 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 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 就是沒有被抓到 。 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 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 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 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 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 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 火車, 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 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 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 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 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 「量」的累積更重要。 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 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 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 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 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 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須要六個月; 也有人說,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 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 一個個性造 成一個人生。 每一日都是何等的重要 ! 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 也為孩子的人生奠下基礎.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 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 也要溫柔的注視他們的眼睛。 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 心中湧起對他們 的愛, 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 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 <=== 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 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分享周遭的人包括父母與友. 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 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 給的評語: 「謝謝韡函對 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 「等妳們到了 我這個年紀, 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 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對孩子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 我一直都是那麼的忙。所以.....」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 「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離家去念大學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 日子很快會過去, 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 放棄作父母的責任, 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 | 
| joyhc | 2007-01-27 12:32 | 
| DEAR ZOEY & 菲媽: 我都知道聆聽的重要,但到咗事實的時候,就很難去控制自己,不過都會一再提醒自己要用包容,分享的心去聆聽。謝謝你們的經驗,我去不斷努力,希望有日能夠好像你們一樣啦。 謝﹗ :wink: | 
| Zoey | 2007-01-27 22:16 | 
| 其實我都好燥嫁, 都係日日在學習中     :oops:    , 好似尋晚我都唔開心咁鬧左阿女一餐, 今朝都知衰起床時同佢 say sorry, 話媽咪發脾氣唔啱! . . . 不過, 點知阿女話: 媽咪, 妳唔係發脾氣 . . . 妳係大發雷霆呀. . . . :-? ~ |